健康養身★秋燥宜養肺醫教你吃「白色食物」最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秋燥宜養肺醫教你吃「白色食物」最養生

秋意越來越濃,近期早晚已經有明顯溫差,空氣中也多了涼意。換季通常是容易感冒的時候,另一方面,秋天帶來的燥氣也容易傷肺,加上新冠肺炎的疫情,因此更應該多保護呼吸道健康。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因應季節變換的養生之道,都是預防疾病最主要的方向。秋季的燥氣易傷肺,尤其是老人家,更容易出現過乾咳,除此之外,也容易口乾舌燥、身體發癢等。

保護呼吸道是重要關鍵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秋天在五行相對應的內臟是「肺」,如果肺臟功能受影響,便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問題。此外,肺也與情緒有關,因此情緒上也較容易躁鬱、憂思。

秋天養生的方法除了從飲食調理、生活作息也很重要。秋天最重要的養生指標就是早睡早起,養肺與免疫力息息相關,保持良好的作息,也能為冬天的疾病防禦做好打底工作。黃中瑀醫師建議,最好能在晚上11點前進入睡眠,在一大早天剛亮、氧氣最充足時出門呼吸動一動。

入秋後開始慢慢轉涼,呼吸系統也更為敏感。因此,除了遵守防疫規範戴好口罩之外,也要注意過敏疾病。如果開始發現有過敏的現象,如早上容易咳嗽或者是鼻子變得過敏等,就表示更要強化免疫力。

以淡補為主 避免過度燥熱食物
從飲食上養肺也是可落實的方法。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秋天要以淡補為主,尤其挑選白色的食材更能補肺,舉例來說,像蓮藕、山藥、白木耳、蜂蜜、水梨、粥、百合、白蘿蔔、秋葵等都是很好的食材。
若口乾舌燥明顯者,用水梨來燉煮冰糖雪梨、雪梨百合豬腳都是不錯的食補。不過也要注意,如果身體較為虛弱、容易感冒出汗者就要斟酌攝取,另外也要避免攝取過度辛辣、燥熱、燒烤食物。

秋天是好發躁鬱、憂鬱季節,因此建議假日來臨之前,盡量不要熬夜,把握早起的時間多去有綠樹的地方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把秋天底子打好,也為四季養生做好準備。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幾乎失傳的手診,建議收藏》手心出汗肺脾虛,指肚泛紅血脂高;五指關節青筋暴,末梢循環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間有縫腸胃虛; 指甲豎棱肝病變,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魚際,有深紋,心律不齊易心慌; 手腕延伸小魚際,青筋明顯會腰痛。指甲顏色常泛白,記得補血補腎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汽機車排出的廢氣、熱氣,以及柏油路、水泥地吸收大量的熱能,造成都市熱島效應。台灣夏季愈來愈熱,但家有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夏天可以吹冷氣嗎?中醫師建議,將冷氣溫度控制在攝氏28度以上,有點熱的溫度會小流汗,促進身體排毒;若完全不吹冷氣,反而容易引起皮膚炎,甚至發生中暑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菸齡超過20年的王先生,今年才41歲,10年前被診斷呼吸道過度敏感,近期出現陣發性劇烈咳嗽並有濃稠黃痰狀況,就醫治療後被確診為氣喘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病症候群(ACOS),若進一步惡化可能造成呼吸衰竭。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黃建文主任表示,王先生罹患的是一種慢性疾病,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夏天紫外線強大,這時若未做好完善的清潔保養,恐會讓油脂、斑紋甚至是粉刺、青春痘找上門,致使肌膚暗沈無光;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皮膚除了要定期保養、保濕等防曬工作外,其實也可透過飲食方式,有效抗痘,達到美白效果。像是可多食用高纖維且低GI飲食,包括全穀類、深綠色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