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寄養家庭面臨數量不足 展望會盼大眾一起加入行列

寄養家庭面臨數量不足 展望會盼大眾一起加入行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寄養家庭的存在就是希望透過寄養父母無私的愛與耐心,幫助孩子走出過往的陰霾與創傷,並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但隨著少子化、高齡化及年輕世代不願生養等生活型態,寄養家庭面臨數量不足的困境,但有需求的孩童卻未減少,根據台灣世界展望會台北家庭寄養服務中心截至今年四月份的統計,雙北平均每月有15至20名兒少等待家庭寄養安置,其中又以0至6歲的嬰幼兒孩童最多,安置原因不乏包括受虐待、疏忽、目睹暴力等不當對待為主。

寄養三十邀您加一 讓失去家孩子獲得照顧

為鼓勵大眾投入寄養家庭的一份子,展望會發起「寄養三十邀您加一」行動,盼在寄養服務三十週年的時刻,讓社會大眾更瞭解寄養家庭的服務與精神。台灣世界展望會代理會長李紹齡指出,寄養父母將孩子視如己出的無私大愛令人動容,盼望愛心家庭踴躍加入寄養行列,讓更多失去家的孩子能獲得穩定的照顧。

出身寄養家庭 田徑國手陳昭郡感謝寄養父母一路照顧

台灣女子3000公尺障礙紀錄保持人陳昭郡也曾是受展望會寄養家庭照顧的孩子,四歲時因原生家庭疏忽照顧,與姊妹被迫離開家,並轉換到不同的安置機構和家庭,直到走進陳樓姍姍與陳善鳴的家,才終於感受到自己擁有一個完整的家。陳昭郡坦言,起初也曾叛逆、暴躁,但在寄養父母的愛與教導下,逐漸懂得管理情緒和責任感,甚至因為喜歡運動,國中時,在寄養父母的支持下,加入田徑校隊。

一起投入寄養家庭行列 幫助孩子擁有完整的家

儘管陳昭郡目前離開寄養家庭多年,但仍與寄養父母保持聯繫,更視為彼此真正的家人。李紹齡代理會長呼籲,如今隨著申請成為寄養家庭的數量逐年遞減,寄養家庭也進入高齡化,目前五成以上的寄養父母超過60歲,也迫使政府將寄養父母的退休年齡,改成年齡無上限,因此希望有志照顧孩子的愛心家庭,能一起投入寄養家庭行列,用您的力量幫助孩子擁有完整的家。


寄養家庭面臨數量不足 展望會盼大眾一起加入行列

陳昭郡時常為置換環境感到困惑與不安,直到走進陳樓姍姍與陳善鳴的家,陳昭郡才終於感受到自己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延伸閱讀】

從鬼滅之刃看挖眼事件 「暴力攻擊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10/12世界關節炎日 醫盼放寬生物製劑健保給付條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人常會透過中藥補身,像是夏天時飲青草茶退火,或女性經期結束後喝四物湯補氣血,但要注意,吃任何中藥前,得依照體質與症狀挑選合適養生補品,才不會反傷身;高醫附醫藥學部藥師王郁欽指出,主要因藥膳是使用性味平和的藥物,透過功效加上食物的營養成分,幫助調整失調的生理機能,可當...

閱讀詳情 »

【文/余宗翰(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日前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在臉書上貼出一段口罩生產的影片,有網友眼尖發現,影片中的口罩機,寫有+886的電話號碼,是台灣製造的口罩機具。後來記者採訪到業者,對方表示,目前銷量成長大概有6倍,歐美亞澳國家都來詢問。   27日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在臉書上分享一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統計,全球約有6~8%的男性、12~14%的女性會經常性頭痛,女性頭痛的人數高於男性2倍之多,可能跟荷爾蒙有關或是情緒有關。而幾乎每個人終其一生也會有頭痛的經驗,有時候是刺痛,有時候是很深層的痛,或者是整個頭拉緊的痛。若是緊張性頭痛,可能是因為電視看太久、情緒太高漲、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31%。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造成21,569人死亡,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977人死亡,遠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