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認識毒品危害 遠離社會問題

認識毒品危害 遠離社會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從各種流行病學研究或是刑事案例統計顯示,海洛英、安非他命類、古柯鹼、苯唑代眠品、 K他命等,濫用藥物毒品問題有著年輕化的趨勢,家長們甚至從孩子上小學就開始擔心毒品的危害。因吸毒所產生的偷竊行為、傷害以及搶劫刑事案件,不斷在新聞版面重覆上演。正因為無法杜絕毒品來源,使得吸毒人數有增加的趨勢,毒品走私、販售案件持續發生。

不僅影響健康 還會導致社會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竇文淵說,吸毒者會上癮、精神渙散,導至無法負擔家庭生計,不僅破壞家庭和諧、遺害子女、造就成社會問題;吸毒過量也會罹患癌症、共用針筒而感染愛滋病等,甚至中毒死亡;沒有錢吸毒者,則可能會偷竊、搶劫、綁架勒贖,無所不用其極的奪取錢財,使得社會治安敗壞。

認識各種毒品傷害 百害無一益

要杜絕毒品,首先要先認識毒品對人體的傷害。竇文淵藥師例舉海洛英、安非他命類、古柯鹼、及 K他命對身體危害的情況,提供民眾認識:

海洛英-初次使用者有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會產生夢幻現象。心理及生理會有依賴性,長期使用者停藥時會發生渴求藥物、厭食、腹瀉、身體捲曲、抽筋等禁斷症。

安非他命-由麻黃素合成,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初期興奮不眠、食欲不振、瞳孔放大,急性中毒引起心肺衰竭、高血壓,會持續一星期,慢性中毒產生精神症狀,且戒斷期會沈睡,憂鬱症或在嚴重中毒發生妄想、幻覺等精神狀態,為現今台灣年輕人最嚴重最流行之毒品。

古柯鹼-由南美洲玻利維亞及祕魯一帶的古柯鹼葉子提煉出來的生物鹼,與安非他命同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兩者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大致相同,皆能使人失眠、食欲不振、人形消瘦,且多會產生戒斷期憂鬱症。

K他命-原作為一種全身麻醉的藥品(稱為氯胺酮),無論是液體或粉末,都可以經過鼻孔進入呼吸道,產生麻醉效果。

愉悅感極短暫 人生受限毒品

竇文淵表示,毒品的欣快愉悅感是短暫的,一旦上癮之後,就會被控制。未來的人生便受限於毒品。解決辦法:一開始就不要碰毒品。堅定拒絕、告知理由、自我解嘲、走為上策、肯定友誼、轉移話題、道德勸說、尋求協助。對於小朋友來說:遠離現場並尋求協助,是最有效的方式。竇文淵提醒,伴隨著毒品的低價化,毒害正悄悄地在各級校園中誘惑著年輕學子,家長也需特別注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日益趨緩,街道人群、商家也逐漸活絡,但提醒民眾仍不可鬆懈、應做好個人衛生與防疫生活。根據研究指出,若感染新冠肺炎同時感染呼吸道相關疾病,恐加重患者病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政洵副院長解釋,當新冠肺炎合併其他呼吸道細菌或病毒,稱為「多重呼吸道感染」,症狀將會加乘、讓病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健保署在今年5月1日放寬給付標準,乾癬患者若使用半年發現療效不理想,如頭皮、指甲或臉部等仍有病灶,且明顯影響生活,便可轉換使用其他藥物,不用從零再開始。中山醫學附設醫院大學皮膚科主治醫師鄭人榕指出,乾癬較難治療部位,指甲、小腿等常因外觀不好看、被人誤解為傳染病,嚴重影響...

閱讀詳情 »

2021.09.2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9月22日為止,已經有841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正檢驗108萬劑莫德納,一切順利合格封緘,預計將提供符合第2劑接種70歲以上長者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經計算再往下年紀開放可能性不大;另外,台中傳出打第2劑牛津AZ後死亡,指揮中心已接獲。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日前釋出30多萬劑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