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壓力一來就想跑廁所,可能是腸躁症作祟....來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壓力一來就想跑廁所,可能是腸躁症作祟....來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27歲的小陳,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十分困擾。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經醫師診斷是「腸躁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藍鴻杰醫師指出,腸躁症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改變大便習慣或狀態的症候群。病患腸道往往是「功能」上的異常而非「結構」上的病變,在這群病患中,有些病患腹痛時會合併便秘,有些人則合併腹瀉,更有一群少見的病患則是混合著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

每月發作超過3天   時間超過半年

藍鴻杰指出,要確定診斷腸躁症,病患在症狀上必須有腹部不適或腹痛。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在排便方面,至少要符合下列任二種情況:腹部不適隨著解便而改善、腹痛發作伴隨著排變次數的改變、腹痛發作伴隨著糞便外型或質地改變。

無法根治  造成原因繁多

然而,若是出現所謂包括體重減輕、血便、持續性的腹部疼痛或是貧血等「危險徵兆」時,可能同時合併腫瘤或腸炎,須立即就醫檢查。而腸道蠕動的不協調、內臟神經的過度敏感、腸道黏膜發炎或是屏障出了問題、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大腦與腸道間的交互影響,都可能是造成腸躁症的原因,這些可透過適當運動、記錄腸躁症發作日期,發作頻率,來掌握病症及改善,但醫師也提醒腸躁症無法根治只能控制狀況。

而坊間流傳吃益生菌可改善腸道狀況及腸躁症,藍鴻杰醫師說,目前並無明確數據證實益生菌有治療效果,頂多只有輔助功能;且若須服用膳食纖維、止瀉劑等,建議先跟醫師諮詢後再使用。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別以為喝酒、交際是大人的事,事實上現在的青少年,不當飲酒的比例正在快速成長,根據研究發現,2004年到2006年間,國中生飲酒比率,已從過去的13.97%上升至18.08%,高中生則是從13.51%上升到26.08%,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把數據大大拉高,由此可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兩三個月來,各種名目的聚餐,人人頻繁握手寒暄,雖春節將過,不過後頭還等著228連假、春酒等,也讓近兩星期來最為嚴重得諾羅病毒疫情,將持續延燒,台中醫院急診室發出警報,近兩個星期以來,因上吐下瀉就診的人數,比平常暴增了兩成之多,呼籲民眾在連假以及春酒之時,能夠多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國內,瑜珈熱近期一直受到不少女性的推崇,除了能透過緩慢的舒展動作,凝神讓各種於生活上的煩躁,就此落塵淡定,還能活動筋骨達到運動的效果,不過 做瑜珈的時刻可要量力而為,以免出現反效果,換來運動傷害,得不償失!  一陣拉腿動作 婦女多日都須坐輪椅代步 就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逢佳節,倍增「斤」。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3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顯示,一年一度的春節假期中,國人體重平均增加為1.7公斤。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別增加1.8及1.5公斤。新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年節期間務必「聰明吃、勤運動」維持動態生活,過一個喜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