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太大忍不住大吃大喝 吃對食物才能紓解憂鬱症狀

壓力太大忍不住大吃大喝 吃對食物才能紓解憂鬱症狀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的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

 

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學者,研究76名17歲至35歲具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中攝取過量的糖飽和脂肪加工食品者。隨機分配至2組:「飲食改變組」及「常規飲食組」,針對飲食改變者,研究者提供其1支13分鐘的營養建議影片,1份飲食計畫,及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

 

結果顯示,3週後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有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而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3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此份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飲食的改變需要從「認知」著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建議可透過群體效益、社群媒體、同儕等來進行,當對方有進步的地方,便不吝嗇給予稱讚、激勵他,讓受試者感到有成就感;即使遇到挫折,仍一旁陪伴支持他。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常有人會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來紓壓,雖然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其實糖份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的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因此,飲食上攝取產生多一點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文/常春月刊提供)

 

編輯:王詩茜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月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長期旅居巴西1家4人,入境台灣檢疫期間,出現症狀通報確診,今(21)日公告分析病毒DNA結果,確認感染巴西變異病毒,2月24日零時起,有14天內巴西旅遊史須入住集中檢疫所。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巴西回國4人中,包含第903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5歲陳姓男子,日前覺得耳朵劇癢無比,至耳鼻喉科就診,醫師安排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陳男內耳道孳生黴菌,耳膜和內耳道上長滿一顆顆黑白小點,再清理耳道內的分泌物與真菌團塊,並使用藥物治療後,症狀才慢慢好轉。長時間處溫暖潮濕環境 當心內耳道孳生黴菌陳男的妻子聽到醫師診斷後,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十四歲熱愛運動男性,一次寒冷天氣跑步後,雙側足底開始疼痛,吃止痛藥後仍然疼痛而就醫;經診斷發現,其雙腳後足跟有壓痛點,藉由超音波檢查,確認罹患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 這幾種狀況易發生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指出,通常走路、跑步或長時間站立,足底受到過大或過久張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節過後,可以好好整理動搖的牙齒了,但「一次拔好幾顆牙齒,合適嗎?」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劑的病人劉先生不免擔心。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說明,美國牙醫協會(ADA)發表文獻指出:「大部分牙科手術,術前並不需要停藥或改變原本的用藥處方」,他強調牙科手術基本上可透過確實加壓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