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過大高血壓 長期管控血壓可避免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冬季寒流一波接一波,加上海島型氣候濕氣重,體感溫度接近低溫,不少民眾可能因10度的低溫,造成身體上的負擔,尤其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日前基隆展出的黃色小鴨破裂事件,原因就可能因溫差過大,導致氣球內部壓力大於大氣壓力而爆裂,民眾的身體可不能像小鴨一樣壓力過大!

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曾柏智表示,不僅是基隆小鴨,人體也需注意氣溫升降,血管內壁的壓力變化,而血壓量測時有分兩種數據:高壓(收縮壓)及低壓(舒張壓),收縮壓即代表心臟壓出血液時衝擊動脈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舒張壓則是動脈血管壁擴張回彈時產生的壓力,正常成人血壓約為120mmHg/80mmHg(收縮壓/舒張壓),過高的收縮壓(>160mmHg)或過高的舒張壓(>95mmHg)都有可能造成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冬季台灣冷暖交替,氣溫高低差大,小心注意身體警示燈亮紅燈。

血壓過高可能導致腦部血管破裂出血,即是所謂的中風或臨床上稱為腦血管意外,可能有頭部劇痛、昏迷、半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曾柏智指出,而預防腦中風平時應避免氣溫劇烈變化,半夜、清晨起床時,需注意身體保暖,避免劇烈運動,泡澡、泡溫泉時,應避免水溫過熱,運動、排便時,避免用力憋氣,而飲食方面盡量少油、少鹽。

然而,中風病患常伴隨許多後遺症,需長時間復健亦難以恢復100%的身體機能,如發生不明原因頭暈、頭痛及偏頭痛需立即就醫檢查,至各大診所醫院心臟科作診斷、追蹤,且需與醫師做長期服藥控管血壓,才能保有健康的身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1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期國健署公布今年5月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防疫醫療院所啟動降載政策,也因疫情影響民眾的就醫意願,導致癌症篩檢量下降,截至110年7月28日止有248萬人次接受篩檢,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成。近期國內疫情減緩,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疫情趨緩之際,民眾除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病後,大量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對健康衝擊劇烈且病程發展快速。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說,過去40年來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因難以承受標準化療的副作用,僅能降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有「童年逆境經驗」嗎?會對心理產生什麼深遠的影響?諮商的過程中,發現有非常多的當事人曾經有過「童年逆境經驗」,像是成長過程不斷被語言羞辱怒罵,經常性被肢體暴力對待,被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侵犯身體,無論在情感或情緒上都被長期忽略,身體上長期疏於被照顧,父母離婚後沒有歸屬感,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有10名民進黨英系立委呼籲「該換年輕人上」,讓18至20歲同步預約施打BNT疫苗。 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8、19歲可選擇打AZ與莫德納,只是現在尚未排到這年齡層還,指揮中心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將思考如何平衡一下。 受到接種後死亡個案,以及近200萬劑BNT疫苗即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