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壯年男無心臟病史 竟兩次面臨死亡

壯年男無心臟病史 竟兩次面臨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灣約有50萬人有心律不整問題,而每年確診患有此疾病的人數高達萬人,甚至因此猝死。34歲的蘇經理外表跟正常人沒有不同,但工作壓力大,且血糖、血壓皆正常,無法想像他曾兩次從死神的手裡逃出。
蘇先生在30歲那年發現竟有心律不整問題,而第二次,約莫兩年前,蘇先生說,發病當時,眼前突然一黑,醒來時已在醫院。蘇太太說,蘇先生當時被送到醫院時已無心跳、血壓,是被電擊CPR才救回一命。
猝死無法預測 去顫器可保命
心律醫學會秘書長、北榮心臟科醫師張世霖表示,所謂猝死是指患者在發生急性徵狀後一小時內死亡,通常都無法預測,因此發生時已十分危急,而病例中所提到的蘇先生,因心房顫動險些猝死,當時裝置葉克膜來代替心肺功能,才度過危險期,但重要的是術後的追蹤治療。因蘇先生嚴重的心律不整,因此建議裝置「植入式去顫器」來監測心律不整,輔以心導管電燒手術,預防猝死再度危及生命。
心律醫學會理事長、北榮心臟科主任邱春旺解釋,所謂的植入式去顫器是利用血管延伸到心臟裡的導線來偵測患者的心跳,一旦發現有不規律地跳動,就會自動電擊患者,讓心臟重新開機,恢復心跳,以降低猝死風險。
冬季心病好發 高危險群小心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當氣溫驟降時就易發生血管阻塞或爆裂的危機,根據臨床統計,猝死約佔所有死亡的2成,而猝死的患者中,有75%是因心臟疾病所致,多為嚴重的心律不整,加上台灣人口逐漸老化,心律不整的比率就越來越高。
張世霖醫師強調,國人生活水準提高,養成愛吃肉不愛吃蔬果的習慣,許多年輕人有次發性的心律不整病因,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導致心律不整的風險升高,建議平時可多運動、不熬夜、飲食少油少糖,若心臟不舒服時應立即就醫,必要時裝設植入式去顫器防止猝死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調查,國人齲齒率從2歲的31.1%,到5歲孩童已經攀升到79.3%,且衛生福利部統計12歲孩童恆牙齲齒指數為2.5顆,也就是每口32顆恆牙中有2.5顆蛀牙,為了解決兒童齲齒率問題,衛生福利部和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號召全台牙醫院,共同響應兒童口腔健康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芷昀報導) 3月28日於內湖發生的女童命案震驚社會,衛生福利部表示為了避免社會不安情緒蔓延,呼籲民眾勿轉載相關圖片、事發經過以及影片。同時也應多關心身邊的親友,並提高自我保衛意識。 衛福部提供相關輔導機制 台北市內湖發生4歲女童遭王姓兇嫌殺害的不幸事件,尤其被害家屬目睹命案,悲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清明節掃墓祭祖,國人習俗吃潤餅,可別看一捲小小的,其實熱量等於一碗飯!營養師表示,潤餅若再加上糖粉、花生粉,熱量可能飆破500大卡,相當於兩碗飯,要走路3小時才能消耗。 1捲潤餅熱量等於1碗飯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姚茶瓊指出,潤餅看似輕食,但坊間潤餅餡料豐富,有高麗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芷昀報導) 家住屏東的80歲楊奶奶曾生過2個小孩,這十年來受頻尿及解尿不乾淨所苦,甚至還在陰道摸到突出物,後來因下墜感加劇,前往就醫並被診斷為子宮脫垂,原本的醫生建議摘除子宮,但奶奶希望保留,最後決定北上就醫,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洪煥程建議使用「骶棘子宮網膜固定術」,最後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