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夏天狂流汗竟暗藏「心」危機! 多喝水能防動脈堵塞、心肌梗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好熱!炎熱的夏季天氣型態已經持續一陣子了,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的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國健署、國內急重症醫師今(19)日雙雙提醒民眾,氣溫升高同樣會增加心臟負荷,尤其身體水分蒸發會讓血液變得濃稠,「多喝水」、「保持涼爽」是避免動脈堵塞甚至心肌梗塞的二大法寶。

心臟病高居國人第二號殺手,根據統計,國內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主要危險因子。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葉宏一指出,因氣溫升高,體表血管擴張,心臟負荷增加,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尤其,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眾,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避諱就醫;更年期女性也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都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

國健署提醒,若有上述危險徵兆出現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自身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做好個人防護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葉宏一進一步呼籲,長者、年幼小孩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輕便、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並隨身攜帶水,疫情爆發期間保持涼爽和補充水分尤為重要,不過有心血管疾病合併腎臟病者,補充水分須與醫師討論、評估。另進出冷氣房時,因冷、熱溫差較大,亦會增加心臟血管負擔,也不能輕忽。

夏日護心有正確步驟!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落實護心行動於日常生活中,保持涼爽、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居家也要規律運動、向菸說不、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另外就是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嚴重氣喘藥國外通報「異物」狀況! 「舒肺樂注射劑」預防性回收

熟男「雙腿一陣無力」癱地難起身 檢查竟已晚期攝護腺癌侵骨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輝瑞和莫德納兩款mRNA疫苗的標籤上、加註警語,警告疫苗可能會增加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尤其是在接種第二劑之後。截至6月11日止,美國接種mRNA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病例超過1200人,其中男性和在接種第二劑後出現症狀的比例較高。美國疾管局日前有報告指出,以m...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家禽屠宰場出現1名越南籍移工確診,5人快篩陽性,市長侯友宜下令週五停工,全面篩檢,週六上午換肉品市場展開快篩,共有714人接受篩檢,陰性者施打COVID-19疫苗。新北最大的家禽屠宰場一名越南籍移工確診,同步匡列23人,其中5人陽性,市府緊急啟動應變機制,下令週五全面停工,500名工作人員,必...

閱讀詳情 »

日本、美國及立陶宛相繼伸援手贈台灣武肺疫苗,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也獲政府授權洽購BNT疫苗。網紅四叉貓貼出一張「慈善疫苗大賽」圖表,他認為,等到這些疫苗將來全部到貨,台灣平均一人可以打4劑,還沒算上政府花錢購買的數量,「台灣根本疫苗大國吧!」本土疫情嚴峻、疫苗短缺,各個政治人物、企業及宗教團體紛紛...

閱讀詳情 »

國軍桃園總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截至目前院內已有30名病人、看護及護理師染疫。院方凌晨在官網公告,自26日起暫停門診、急診、住院業務及COVID-19疫苗接種14天。國軍桃園醫院相繼有病患、護理師確診,25日再新增6例病人、看護及陪病家屬確診,感染鏈持續擴大,院方展開「清零計畫」。桃園市長鄭文燦25日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