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食物保存有技巧 別讓變質食品吃下肚

夏天食物保存有技巧 別讓變質食品吃下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夏季來臨,民眾因為將食物吃下肚之後,出現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頻傳。除了食物保存問題之外,也可能是購買習慣不良導致。衛福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建議,生鮮食品應先購買,並盡速冷藏,避免於室溫放置超過1小時,也盡量減少反覆加熱食物。

食材不當保存 微生物繁殖

陳佳祺營養師指出,食物由於不當保存,會造成微生物繁殖,造成食品受微生物作用分解而不能吃,即為食物腐敗變質。食物腐敗後會產酸或產氣,而蛋白質食品(如火腿、雞肉、鵝肉等)菌數達107cfu/g時,會在表面形成黏液狀;而蔬果等食品則會因微生物作用,造成組織軟化而變敗。將變質的食物吃下肚後可能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症狀。

採購順序要注意 盡速放置冰箱

除了選擇環境衛生安全、品質有保障的優良店家外,購買食物後應如何保存呢?陳佳祺營養師建議,採買時注意購買順序,應先購買蔬果或乾貨等常溫食材,再購買生鮮肉品或煮熟的小菜,若為冷藏或冷凍的食材如鮮奶或海鮮,建議攜帶保冷袋保存。

另外,食材購買後應儘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將食物分裝成小盒並做好分類管理,上層放熟食下層放生食,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切勿將冰箱當成儲存櫃,以不超過七分滿為原則,另外應監控冰箱溫度,冷藏應介於0-7度,冷凍應小於-18℃。更要注意冷凍食材雖可保存較久,但也是有期限,而非無限期保存。

避免置危險溫度帶 不要反覆加熱

陳佳祺營養師提到,最好不要將食物放置於7-60℃之間的危險溫度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溫度帶會快速生長繁殖。一般而言,食品加熱溫度需超過70度,細菌才易被消滅。建議食品調製後勿於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夏天時(室溫超過32度)勿放置超過1小時。

最後,她強調,餐點若未食用完畢,應適當熱藏>60度、冷藏<7度,復熱應確保中心溫度>75度,減少微生物滋生而造成食物腐敗。但最佳方法為烹煮時不過量,可當餐食用完最好,減少食物反覆加熱的頻率,不僅流失營養也增加食物變質腐敗的風險。

【延伸閱讀】齒矯正要趁早 學齡兒童成長黃金期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鄰居跟我說,每天用草藥煮水喝、每天吃1茶匙,持續吃一段時間,癌細胞就會消失,這樣吃可以嗎?有用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師王瑜婷表示,門診或會診時,常常遇到癌友詢問這類問題,雖然病友分享、親友建議都是出於良善,但為了自身病情著想,用藥前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以免吃出問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部分女性朋友都有泌尿道感染的困擾,除了頻尿、漏尿外,嚴重時還會反覆感染,以及排尿疼痛、尿急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健康管理中心協助整理以下3大常見女性朋友泌尿道問題,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整合醫學診所家醫科醫師顏佐樺解惑,並提供生活習慣調理方法,讓民眾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提起「經痛」,就讓女性朋友聞之色變,今年十九歲的簡小姐,從高二開始每個月的經期,總是要經歷頭兩天的生理痛,疼痛難耐只能靠止痛藥來緩解,不然無法上課,為了改善每月一次的疼痛,簡小姐到花蓮慈濟醫院求助,醫師黃曉怡表示,簡小姐屬於原發性經痛,經過兩個月以活血、溫經藥物調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的吳姓上班族,利用假日與老同學們相約打籃球,將對手蓋了一記火鍋後,腳一著地、便聽到斷裂聲,吳男痛到無法站立。趕緊至骨科求診,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接受韌帶重建後,慢慢恢復正常生活。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陳建甫醫師表示,經常是突然外力、加諸於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