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夏季易鬧腸胃炎 中藥飲食養生助改善

夏季易鬧腸胃炎 中藥飲食養生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每到夏天,濕度與熱度同步升高,也是細菌、病毒滋生的季節,食物的保存稍不留意,就可能變質,飲食起居一不小心感染腸胃炎的機會大增。加上天氣熱,民眾喜食冰涼飲品或生鮮蔬果,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說,飽食寒涼之物易引發腹痛腹瀉。

腸胃炎也分寒熱   對症下藥以免延誤病情

顏素美醫師表示,夏季好發的腸胃炎有寒有熱,通常以上吐下瀉表現,如果噁心,嘔吐,腹痛,肛門處很熱,像抹上辣椒的感覺,糞便很黏,是屬大腸有熱,用葛根芩連湯治最好,由葛根、黃芩、黃連、甘草4味藥物組成,葛根有昇陽止瀉的作用,黃芩、黃連是具消炎效果的中藥,能夠有效清除腸內炎性物質而不損害腸胃。

如果噁心,嘔吐,腹痛,大便鬆散不成形狀,氣味不臭,多屬寒證,常因夏天嗜食涼性瓜果或冰飲品所引起,對於這類患者,可給予散寒解表、化濁止嘔藥物,如藿香正氣散,桂枝人參湯、理中湯等治療。倘若是因暴飲暴食引起,通常噁心,嘔吐伴有腹痛、腹脹悶,拉完肚子反而較舒服,多屬食滯不化,可以消食導滯藥物,如平胃散加木香、砂仁等治療。

腸胃炎易致脫水  老人小孩尤要當心

顏醫師也表示,腸胃炎症狀輕微的人可能上吐下瀉一至二天後自行恢復,此時除了補充足夠的水分,避免脫水,預防電解質不平衡,可在水中添加少量食鹽,才不會全身無力。嚴重者,尤其老人及小孩,則應儘速就醫,最好別自行服藥,以免延誤病情。

而夏天氣候炎熱,民眾在食物上可選擇屬性清涼者,如冬瓜、綠豆、薏仁、苦瓜等;中藥養生飲品可選用金銀花、甘草、菊花、麥冬、紫蘇、荷葉等。如有消化不良情形,可搭配四神湯健脾助消化。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寒流急凍,高齡者要當心!一位 63歲女性有糖尿病病史,近日因為氣溫驟降,左側嘴巴突然歪斜,臨床檢查及電腦斷層確診為右側腦幹中風,入院治療後症狀恢復良好,但自主神經功能檢查呈現明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醫師提醒,突發性的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無力、頭暈等症狀,須小心為腦中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冬季到初春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過完連假,除了要小心學校、宿舍等密集區域造成疾病流行。另外,嬰兒或幼童也因為對衛生習慣的認知不夠,常隨手一抓就將周邊物體放入嘴巴,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族群。得到病毒性腸胃炎後,許多家長會利用補充運動飲料對抗疾病,然而醫師提醒,甜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5歲的黃伯伯,因不慎跌倒導致腦出血需住院治療,出院後因為行動困難,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賴他人,逐漸認為自己沒有用而出現情緒低落情形。長照的居家服務提供輔具購買、租借、預防與延緩失能照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服務,讓黃伯伯固定每日於家中執行復健活動,讓黃伯伯慢慢恢復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