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國人不需坐月子 醫:風俗習慣不同

外國人不需坐月子 醫:風俗習慣不同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英國凱特王妃替皇室生了一名新繼承人,舉國歡騰,而凱特王妃在生產後10小時候就帶著小公主公開與媒體見面。許多民眾看到新聞畫面,凱特穿著短裙、腳踩高跟鞋,帶著無懈可擊的妝容與髮型站在微風中,看在婆婆媽媽的眼裡時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剛生產完的產婦竟然吹風、穿短裙」?許多坐月子的媽媽們不禁要問,難道外國人都不需要坐月子嗎?

「坐月子」一詞,最早是記錄在「禮記」當中,並非與醫學相關之書籍,在「禮記」甚至針對不同等級的人生了孩子,所遵守的禮儀都是不一樣的,如,一般平民生了孩子,只能做「平民等級」的月子,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高級的待遇。而根據習俗,女性在生產完後都會以坐月子的方式來調養身心,在短時間之內讓健康回復到最初、最健康的狀態,不過,坐月子也有許多傳統禁忌,如不能洗髮、不洗澡、不爬樓梯、不碰任何冷的食物、不看書、不哭、不可吹風、不可縫紉、嚴禁性行為等。醫師表示,坐月子與現代醫學所謂的「產褥期恢復」是相似的概念,而就風俗民情來說,東西方對於生產這件事情的習慣確實有相當大的差異,而中國女性坐月子的習俗,最大的特色是許多行為都具有「儀式性」。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指出,中國人坐月子已有悠久的歷史,許多都傳統是由經驗累積而成,而坐月子已儼然成為生產完的「習慣」行為。坐月子的起源是因從前中國女性也需要下田幫忙勞動、耕作等,或是生產完後又要在短時間內懷孕,充實家族男丁人力。而從前古人經由經驗累積發現,若要女性快速的恢復體力,要讓剛生產完後的女性在一個月內之中有足夠的休息、禁止做某些特定行為,如洗澡、吹風等,才可快快回去工作或繼續生產、照護孩子。

至於,西方人的生產完後就回復一般作息,對中國人是否適用?林巧梅醫師說,因產後的體質較為虛弱,但關於產後生理調理的方式仍依個人體質來決定,如體內較為燥熱者,就不適合天天進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7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中報導】用精油洗澡看似享受,能讓皮膚光滑柔細,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種貴婦沐浴。54歲陳姓婦人罹患多年乾癬,皮膚脫屑起紅疹,手指關節腫脹,接受正規治療後,症狀逐漸好轉,卻在友人介紹下購買洗澡機及精油沐浴,導致病灶再度復發。   台中慈濟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林亮宏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33歲的江先生1個月前發現右側睪丸變硬,但不痛不癢,大小似乎也沒變,擔心有病變前來就醫。門診觸診發現2側睪丸大小差不多,但右側質地變硬。陰囊超音波確認是右側睪丸腫瘤,正常睪丸組織已被推擠到旁邊。   替該名患者診治的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主任醫師洪峻澤表示,該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隨著運動姿勢不正確、體重超標,退化性關節炎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大約有350萬人深陷膝關節疼痛之苦,應對關節疾病更加重視。然而民眾對退化性關節炎有不少迷思,如自行使用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甚至以為換人工關節就一勞永逸,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一位37歲健身教練早晨突然中風,即時送醫治療後,持續復健目前恢復中。另一位南投年約30歲保全,卻在值班時因腦中風突然倒下,再也沒有醒來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腦中風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不能大意,並呼籲應定期量測血壓,降低中風發生機率。中風後腦損傷 身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