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籍學生如何返台 台大公衛提「免疫護照」

外籍學生如何返台 台大公衛提「免疫護照」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疫情趨緩,如何讓外籍學生返台?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15日表示,除了針對各國家疫情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高低逐步返台,也可實施抗體/抗原檢測,發行免疫護照,檢測無虞再返台,可以把風險減至零個案。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則指出,此模式學生或許不用隔離14天,減少社會成本,若成功也可成台灣模式供世界借鏡。

疫情未停歇 停課、復學如何取捨? 

陳秀熙表示,全球累積7百86萬人染疫,43萬人死亡,不過近一半已康復。5月底本有趨緩趨勢,但許多國家因經濟解封,估計6月底全球染疫人數將達960萬,強調夏天來臨不代表疫情結束。

針對是否施行停課,聯合國文教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持有不同看法,停課真的有用嗎?陳秀熙提到,根據加拿大中學以下停課的研究,顯示全面停課較局部停課可減少36%-81%確診個案。法國模擬研究則指出,小學和中學不能同步復學,否則與加護病房需求增加有關,學校確實與疫情有關。

然而停課也有不良後果,陳秀熙指出,包含造成學習中斷、經濟成本高昂、遠距教學挑戰、輟學率增加等,甚至醫療人員為照顧孩童而離開崗位,衝擊醫療體系。美國研究指出,若停課造成醫療人力下降逾15% ,則停課無法達到降低死亡的目的。

美國大學這樣做 遠距教學、校園公衛措施

大學如何因應疫情?詹長權提到,布朗大學指出,開學前所有學生、教職員和員工都要核酸檢測,上學期間有症狀要馬上檢測,無症狀則要隨機檢測,並進行追蹤管理。至於宿舍、教室、教室、餐廳都要符合社交距離等公衛要求,更要準備隔離空間。布朗大學更建議採取線上教學,減少課堂學生數,並讓全校師生進行公衛教育,宣傳防疫重要性。

至於哈佛大學,則採取提早開學、提早結束課程,期末考則採線上考試,甚至更改學制,每學期只有一半學生活動,並實施校園公衛措施。詹長權表示,台灣校園防疫成果也不俗,也採取許多類似措施,國外大學多有詢問。陳秀熙也說,不妨將疫情做為改良教育的轉機,南非就開始發展混合式教育(線上學習+面對面教學)。而台大公衛也評估線上學習成效,證實與實體課程無太大差別。

外籍生如何重返校園? 公衛專家提2建議

根據教育部統計,有學位的外籍學生約6萬人,大部分在東南亞。陳秀熙建議,估計全台6萬名外籍生,約有222名感染案例,若要開放外籍生回台,首要風險評估,利用各國目前傳播風險推算流行狀態,疫情風險低的國家學生先入台,慢慢使學生回台。

此外,陳秀熙說,也可以施行抗體/抗原檢測,發行「免疫護照」,檢測無虞再返台,可以把風險減至零個案。他解釋,歐盟、美國都開始規劃免疫護照,讓國際交流不至於引發新一波疫情。況且外籍生的年齡層的感染率偏低,可作為檢測的試金石,作為未來進一步國際開放的政策考量。

詹長權說,此模式學生或許不用隔離14天,減少社會成本,若成功也可成台灣模式供世界借鏡。

臺灣大學學務長沈瓊桃透露,預計台大下學期外籍新生有1300多位,另有400多位中港澳舊生,預計共1800多位外籍生,暫定將分批採取旅館檢疫模式,不過旅館一晚耗費約3千元,希望教育部提供協助。

【延伸閱讀】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乳癌是挑戰 化療是夥伴

氣喘治療新進展!生物製劑:嚴重性氣喘的標靶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日前1項研究指出,比起從牛排獲取脂肪,從橄欖油獲取脂肪,更能夠降低罹患中風的風險。這項針對100,000多位健康專業人士進行的研究發現,多年來選擇植物油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作為脂肪來源的人,罹患中風的風險通常較低。 植物性脂肪攝取量較高者 罹患中風的可能性較低 整體來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健署早在2020年公布台灣已正式進入「肥胖國度」,18歲以上成人過胖比例高達47.97%。WHO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且現在許多研究顯示許多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都與肥胖相關。根據醫學上的統計,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愈高,死亡率也相對提高,常併發的疾病如糖尿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即將開始的第15輪疫苗施打,如果你是第1劑接種AZ疫苗的人,在第2劑可選擇「混打」其他品牌的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鬆口確認,第1劑施打AZ的97萬人,在第15輪疫苗施打可選擇AZ、BNT或莫德納。 預估97萬人 第2劑可選3款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和失智症所苦,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更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 身動腦動互動 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 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說明,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