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人家吃粽又怕啃不動? 國健署簡單解方「粽肉先泡鳳梨汁」

▲(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粽子,對許多牙口不好的高齡長者來說,往往是想吃又無從下口的美食,但其實只要透過一些小技巧,就不必再望「粽」興嘆了!國健署今(22)日就揭露自行製做美味健康且質地軟化的粽子小秘訣,只要把新鮮鳳梨打成汁,再用來醃泡新鮮肉類30分鐘,酵素即可軟化肉質,讓長輩一樣可以大口吃肉粽。

根據衛福部調查,國內65歲以上國人平均牙齒數目為11顆,導致咀嚼能力相對受影響,而為了照顧高齡者營養,國健署近來推廣「高齡營養飲食質地」概念,透過教導民眾利用「食材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等妙招,即使牙口不好的人,面對原形食物也能輕鬆入口。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健署這次研發適合牙口咀嚼差、但其他功能正常的「容易咬軟質食」和「牙齦碎軟質食」兩種質地的粽子,除了利用國產鳳梨醃製軟化肉類,還將糯米和花生等較硬食材,洗淨泡水和切成小塊,聰明選擇食材和運用技巧,對調整粽子質地很有幫助。

其中關鍵在於,「鳳梨」是軟化肉類的好幫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分所長陳甘澍表示,鳳梨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B1、B2、C、鎂、鈣及鳳梨酵素等,能幫助消化、軟化肉質,其中又以「甜蜜蜜鳳梨」(台農16號)果肉纖維最細,幾乎沒有粗纖維,非常適合牙口不好的長者食用。

另一方面,則是善用地瓜、芋頭或綠豆仁等當令在地全榖雜糧類代替糯米,不僅可改善粽子黏度,增加食材多樣性,更可以獲取更多膳食纖維和營養素。同時將肉塊改為肉燥或魚肉、蝦仁等海鮮,香菇改用蘑菇、鴻喜菇等菇類,素食者則可加入豆干、豆腐或豆包等,皆能改善質地且增加營養。

國健署提醒,最後在包粽子和放餡料時不要緊壓,記得多留一些空間讓食材吸水,粽子就能更鬆軟好入口。不過,本身有咀嚼困難或腸胃不適者,吃粽子仍應細嚼慢嚥和適量食用,並搭配蔬菜水果,才能補足一日所需的營養,達到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原則。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北市十大癌症數據曝光 男罹大腸癌、女罹乳癌分居發生率第一

熱壞人!6月熱傷害送醫已385人次 爭睹「日環食」這天就有21人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見國外確診轉陰後返台卻又確診的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929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去年2月至英國工作,曾接觸確診個案,並於英國當地檢驗確診,在二次採檢陰性後返台,但卻在檢疫期滿後返回住處自主健康管理時自費採檢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迄今最大規模的院內感染群聚,迄今累計20例確診,經過擴大採檢及清零計畫的一連串緊急應對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宣布「危機先解除」,同時公布初步的檢討結果,儘管不用封院兩字,但未來若再有類似院內感染事件,仍會持續實施住院、門診、手術的「降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透過「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搶到首波AZ疫苗,與5到8個國家共同分配「非會員國」分配的130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8)日下午證實,到手的數量為20幾萬劑,國內緊急使用也已申請完成,最快有望3月可以開打。 指揮中心日前證實台灣確...

閱讀詳情 »

▲長春藤預防醫療健康管理師余孟璇(左二)上林書煒(左)主持的《婆媳當家》分享過年如何避開年菜高糖高油陷阱。(三立都會台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盛雯 / 台北報導 年節團圓怎麼少得了滿桌的美味佳餚,但年後營養師總是會在診間聽到患者後悔聲音。對於難以抗拒的放縱吃喝預期心理,健康管理師表示是可以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