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籍旅客入境發燒 確認感染茲卡病毒

外籍旅客入境發燒 確認感染茲卡病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確定病例,為來自菲律賓馬尼拉27歲男性,9月16日與另3名友人來台旅遊,個案自桃園機場入境時因發燒症狀遭檢疫人員攔檢,於18日確診感染茲卡病毒,依個案潛伏期活動史研判感染地為菲律賓。

衛教個案 啟動防治措施

衛生局接獲通報後即啟動相關防治作為,並衛教個案遵守「1+6原則」及防蚊措施,個案症狀已改善,同行3名友人均無疑似症狀,並已離台。

國內今(2017)年截至目前共計4例茲卡病毒感染確定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越南2例、菲律賓及安哥拉各1例;我國自2016年迄今共17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多。鑒於國內首次出現自菲律賓移入之確定病例,評估該國目前應有流行及感染風險,故提升該國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

茲卡病毒疫情升至第一級注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8月31日發布之最新疫情概況,全球2015年起累計75國/屬地出現本土流行疫情,亞洲部分,疾管署目前將持續具流行疫情或可能有本土傳播之新加坡、越南及菲律賓等3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警示,另印尼、泰國、孟加拉、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印度及馬爾地夫等國曾有疫情,惟尚無證據顯示當地已阻斷病毒流行,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小心防蚊確實防疫 有症狀立即通報

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的房舍等。離開流行地區後請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三週。

返國入境時如自覺可能感染茲卡病毒,應主動聯繫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兩週內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也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遇有疑似個案應詢問旅遊活動史並依法通報,以降低疫情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腸胃病科首席醫療顧問表示,大腸癌是我國第二癌症殺手,而華人則是患上大腸癌的最大群體。 大腸癌的早期有四大症狀 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

閱讀詳情 »

你有沒有過一覺醒來眼睛裡莫名其妙長出了個針眼的經歷?針眼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症。通常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但是一般一周左右會自動消失。閱讀本文你會得知一些方法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並且學會預防針眼的複發。   快速緩解 清洗針眼。針眼是由於灰塵,糞便以及其他殘片和細菌感染了皮脂腺。所以...

閱讀詳情 »

來自廣西的小豪3個月前開始出現抽搐症狀,併兩次暈倒,隨後被確診為腦內曼氏迭宮絛蟲裂頭蚴感染。近日,他接受了開顱手術,腦內一條長約10厘米的蟲子被取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是小豪吃了未熟透的青蛙。諸位父母,對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來說,不能吃什麼,你心裡有數嗎? 探究:腦內捉出10厘米蟲,疑吃未熟蛙肉所致據小...

閱讀詳情 »

這年頭,只要會熬粥就夠了!晚上把食材交給電鍋,第二天起床就能喝到熱騰騰的粥,包括養生的、暖胃的、美容的,超方便,很適合愛睡懶覺的上班族。 雜糧粥 食材:黑豆15g、黑米10g、糯米10g、大米10g、糙米10g、紅豆15g、黃豆15g、燕麥片10g、苞谷榛5g、小米5g、花生10g、芸豆5g 做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