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吃這些食物,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教您正確選擇 

多吃這些食物,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教您正確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如何提升自已的免疫力對抗病毒,高醫營養部黃孟娟主任提供飲食建議,如蛋白質和抗體細胞形成有關,足量及優質的蛋白質,是建造與修補體組織必要營養素,每人每餐食用一個掌心大小的量,包括豆、魚、蛋、肉類,其中黃豆製品、鮭魚、鮪魚、秋刀等食物,富含n-3脂肪酸,可強化免疫力。
蔬果、菇類、全穀雜糧食物 多攝取有益
以全穀雜糧及乾豆類食物,如十穀米、燕麥、糙米、雜糧麵包、綠豆、紅豆等,取代精製澱粉類食物,像是麵條、米粉、麵包等,可獲得與代謝能力密切相關的維生素B群,其中維生素B2、B6及葉酸,是維持黏膜上皮細胞完整及免疫細胞製造的元素。
顏色多元的時令蔬菜水果為增加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超級食物,除了蔬果中的抗氧化營養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天然的植化素,皆可強化免疫力,菇類含有多醣體也可促進免疫力,蔬果的水溶性纖維,也有助腸道益菌生長。建議每天蔬菜食用量約1.5-2碗,水果量2-3個拳頭大,蕃茄、橘子、柳丁、木瓜、地瓜葉、菠菜、彩椒、香菇、金針菇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營養師許玉恒也補充,牙口不佳、胃口差或積極進行體重管理時,建議除了上述的食物外,可酌量補充符合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之綜合維生素礦物質。
中醫部提供防疫茶 補充元氣體恤員工抗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全體員工,也積極投入防疫工作;院方體恤員工連日來的辛勞,即日起由中醫部免費供應員工「增進體力、調節免疫」的茶飲。
中醫部主任林宏隆表示,近日全院總動員來抗疫,大家都很辛苦,除了時時配戴口罩、勤洗手預防外,中醫部遵循「養生保健、治未病」原則,使用數種益氣固表、輔助調節免疫的傳統中藥材,如黃耆、西洋參、刺五加、靈芝、枸杞、蒲公英、山茱萸等,調配製成方便沖泡的茶包,幫助員工增強體力、補氣養血、清熱解毒、輔助調節免疫力,挺大家渡過這波疫情。

【延伸閱讀】

當心!新冠肺炎、流感雙雙來襲 慢性病患者罹重症機率高

【愛護卵巢愛自己】卵巢癌切乾淨仍復發 標靶藥獲控制

【健康Live直播】遠離病毒! 全台藥師與您同心抗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8歲高三女生嚕嚕,因顏面蜂窩性組織炎到診所求診,診所醫師發現左上顎裡,疑似有一囊腫合併阻生智齒,立即轉診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外科門診。口腔顎面外科蘇竣揚醫師採用階段性治療,先利用造袋術對囊腫進行減壓,讓囊腫縮小,再使用超音波骨刀切除囊腫,暴露出智齒後,再把暴露的智齒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9歲的曾先生近日3位親人相繼過世,悲傷又工作壓力加劇,家中還有新生女兒須照料,蠟燭兩頭燒,突然腰間出現紅疹及抽痛感。診所以皮膚病治療,1週不見好轉,轉往大醫院確診為帶狀皰疹。衛福部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莊佳慧強調,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人也常因壓力大造成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86歲梁奶奶,去年8月開始感到右側下背痛,痛覺漸漸延伸至臀部和大腿後側,導致行走困難,甚至睡覺時僅能屈膝而睡、無法翻身,就醫確診為坐骨神經痛所致。家屬考量奶奶年事已高,決定求助中醫針灸治療;在治療6個月後,梁奶奶不但能拄拐杖行走,亦可一覺到天明,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全台首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痛痛女孩」案,行政訴訟結果出爐,HPV疫苗引關注!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全球90國進行HPV疫苗常規接種,都沒有傳出自體免疫疾病案例。若只因一件個案,就質疑疫苗安全性,「恐違反科學精神,也易引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