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學生傳小小孩 北中南連見3童「家內傳染」腸病毒重症住院

▲國內腸病毒疫情已過高峰但仍在流行期。(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已經過了高峰,但仍在流行期,疾管署今(8)日下午就最新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個案,且分布在北、中、南都有,其中年紀最小僅2歲,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個案家中都有同住的兄弟姐妹出現腸病毒症狀,其中甚至有大學生及國中生,研判應該都是家戶內的互相傳染。

新增的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分別為北部4歲男童、中部6歲男童以及南部2歲男童,發病日介於9月12日至18日。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3人一開始分別出現發燒、嘔吐、嗜睡、步態不穩、肌抽躍、肢體無力、意識改變、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等症狀,並在發病後2到7天惡化為重症,隨即就醫住院,且分別併發腦炎或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所幸經過治療之後,目前病況穩定且均已出院。

疾管署監測,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萬8834人次,較前一周下降 10.6%,疫情已過高峰,但仍在流行期;而近4周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群為多,腸病毒71型也在持續活動。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國內已多年未見腸病毒大流行,因此即使是青少年、20歲的大學生也可能染上腸病毒,儘管多是輕症表現,依舊增加了家戶內互相傳染風險,大小孩傳給小小孩。

羅一鈞指出,今年受氣候影響,腸病毒疫情約晚到2個月,且腸病毒71型亦出現7年以來較大一波的疫情,目前預估到月底才可望脫離流行,家長或幼兒照顧者仍不可輕忽腸病毒威脅,應落實個人與幼兒手部衛生,時常清洗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並做好居家環境清潔,一旦發現幼兒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國內今年已累計353例腸病毒71型個案,高於2016至2018年同期;另今年累計4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亦以感染腸病毒71型為多(36例),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有長生果、萬壽果之稱的花生,是很常見的零食食材之一,無論是花生製品還是調味花生,都相當順口好吃!到底花生有哪些營養價值,飲食上該注意哪些重點才能兼顧健康呢?  花生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等,然而,花生在營養分類上隸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脂質含量超過7成,亦即花生富含油脂...

閱讀詳情 »

孩子生病總是「病在兒身,痛在父母心」,許多家長一看到兒女不舒服,馬上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般,明(3/14)晚間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心肝寶貝掛病號!爸媽醫院失控現形記!」邀請到家中有孩子的藝人曾雅蘭、Paul及陳安儀,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陳木榮、陳柏臣、歐淑...

閱讀詳情 »

懷孕期間總是有很多不預期的狀況,常見如孕吐、頻尿、皮膚搔癢等,該如何才能緩解?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提醒,這些都是孕期很常見的問題,建議可稍微改變飲食習慣與內容,少量多餐,並維持均衡且清淡的飲食內容,每日仍應多喝水,同時補充孕哺維生素;若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時,也可主動諮詢醫師的用藥建議!  懷...

閱讀詳情 »

日前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癌症基金會近期再公布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正值社會新鮮人的青壯年,以甲狀腺癌和乳癌為多。台灣廿至卅歲的社會新鮮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大類別竟是甲狀腺癌。現在就讓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帶著大家來了解,到底平常該怎麼保養,以及該補充那些營養素來保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