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林慈濟與中大攜手AI  研發中醫門診輔助系統

大林慈濟與中大攜手AI 研發中醫門診輔助系統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使民眾隨時掌握自己的中醫證型,並獲得更妥善照護,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與中正大學資工研究所共同研究,歷經15年研發出創新的「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副院長表示,透過將大林慈濟LINE及HIS系統結合,不僅能快速鍵入疾病症狀並分析,也能給予患者衛教建議,醫師也能藉由智能AI輔助處方管理,達到精準追蹤治療效益的效果。

借助人工智慧力量 輔助醫師正確診斷

研究起初以人體體質與食物配方,發展出中醫養生系統,但未達到滿意的成果,直到數年後,經資訊工程化的方式,從中醫標準化「症狀」到標準化「證型」,發展出中醫的虛證及實證系列的辨證系統。中正大學資工研究所林迺衛教授解釋,藉由「模糊理論」及「多目標最佳化」,透過資訊化將中醫建構起來,醫師能藉助人工智慧輔助開立藥方,正確診斷。

AI分析先中醫辨證 節省醫師問診時間

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包含1245種的中醫內科症狀,不管是查詢症狀症狀、字詞搜索症狀等都可在系統內查詢。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葉明憲主任表示,系統除了能完整辨出六十七種證型,也能讓病患看診前先填寫病情資料,透過AI分析進行中醫辨證,給予醫師自動化的診斷分析及處方建議,有效節省醫師問診時間。

善用中醫門診輔助系統 幫助了解辯證結果

中醫疾病多樣性,包括溫度引起的受寒畏風症狀、飲食失衡引起腸胃道不適等情況,現在都能藉由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幫助辯證結果;葉明憲提醒,除了藉由中醫門診補助系統協助,民眾就醫時也應與醫師討論,了解自己的疾病成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病症問題。

【延伸閱讀】

減重需要意志力 但光靠意志力行得通嗎?

孩子成績差、疑似過動 當心是過敏惹的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走功有利於腦部的活化 腳部與腦之間有神經連線, 只要腳部健康,腦部神經就健康,可避免失智與憂鬱。 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章雜誌及網路上看到相關的報導:走路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改善運動控制及工作記憶,維持腦神經的活力。醫學專家也透過觀察老年人的走路姿勢得知,走路變慢,變得不穩定者,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甲鎮瀾宮6月11日開始展開9天8夜的媽祖遶境活動,徒步300多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以及午後雷陣雨成了信眾的另一項考驗。體態平衡中心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長時間走路遶境,對腳底的負擔很大,尤其在悶熱氣候下,民眾容易選擇包覆性差的鞋子,而造成足部穩定性不足,如果在遶境過程中開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疫情的影響,口罩儼然已成為民眾出門的必備單品,由於臉龐被口罩遮住了將近三分之二的面積,因此五官中唯一露出的雙眼便成為視覺上的焦點;據統計,台灣逾9成的民眾都有用眼過度造成的提早眼老化問題,即便化上俐落的眉妝與精緻的眼彩,仍遮掩不了眼周的鬆弛、淚溝、黑眼圈、眼袋等勞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預防急性發作 氣喘治療有原則!氣喘發作就使用氣喘吸入劑,是一般民眾熟知的緩解方式。其實成人氣喘治療有「升降階治療原則」,來到第四及第五階段,就屬於嚴重型氣喘,常見的兩個類型為免疫球蛋白E過高引起,或是嗜酸性白血球數目過多導致,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以控制型藥物介入治療,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