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腦有控制 憤怒情緒的開關

內容授權單位:中國醫藥導報

【本報訊】(通訊員楊金記者宋黎勝)當人類受到挑釁、威脅時,憤怒的情緒無法自控,甚至會伴隨一定的攻擊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段樹民教授與虞燕琴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知名期刊《神經元》線上發表研究論文稱,啟動小鼠大腦杏仁核延伸區域—後側無名質,可觸發情緒性攻擊,從而介導多種類型攻擊行為的表達。
 無名質縱貫大腦前後腦區,其後半部分屬於杏仁核延伸區的一部分,該區域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大家忽視。研究團隊通過對無名質細胞活動進行記錄,發現兩隻小鼠在碰面並打鬥後,無名質會變得異常活躍。這類似於動員和調用大腦中的武裝力量,預示著接下來將會發起攻擊行為。
 團隊通過光遺傳方法啟動後側無名質的特定細胞,被操控的小鼠瞬間由平和狀態切換為戰鬥狀態,隨時準備發動攻擊。光遺傳學啟動後側無名質後,小鼠還會有怒目圓睜、呼吸加快、心率增加、身體顫抖等憤怒情緒反應的生理變化;且在多達13 種不同的情境中,無論面臨強敵,還是對手改變,被啟動後側無名質的小鼠都會進入戰鬥模式,在給光的瞬間攻擊對手。
 研究團隊發現,多種威脅刺激都會提高小鼠攻擊的概率;越強的威脅刺,引發的攻擊也越強。通過鈣信號記錄,研究團隊發現後側無名質神經元編碼了不同強度的威脅刺激,結合不同程度的威脅與憤怒的相關性,提示或許可從後側無名質的興奮程度來感知憤怒的程度。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通過對後側無名質的細胞進行光遺傳學抑制,使本身暴躁愛打架的小鼠立刻變得溫和,不再發生攻擊。而如何控制不合時宜的攻擊行為,將成為團隊研究的下一個目標。

這篇文章 大腦有控制 憤怒情緒的開關 最早出現於 中國醫藥導報

相關推薦

如今國外有一種一種名為“鱷魚”(Krokodil)的廉價毒品,因其會導致吸食者的皮膚變成綠色的鱗片狀而得名;而且吸食者的肉體會很快腐爛,就 像被鱷魚咬過一樣,最後只剩下骨頭和一些肌肉組織。它極易上癮,吸食者壽命最多有兩至三年,但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年內死亡。這聽起來像是在電影裡的...

閱讀詳情 »

  昨日(2016.05.25)凌晨一時,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國學大師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據稱楊絳先生有遺言,火化後再發訃告。對於這一消息,姚晨、哈文等人紛紛表示悼念。網友們也留言表現出了對楊先生的懷念。   楊絳,原名楊季康,祖籍...

閱讀詳情 »

光線可以讓我們看到美麗的景色,但不當的面對光源也可能造成眼睛的傷害!忠孝大學眼科主任葉威毅醫師提醒,日常容易接觸到的紫外線、藍光等都容易造成眼睛傷害,建議外出時最好做好眼睛防曬,使用3C產品要留意時間,勿在黑暗中或長時間近距離使用,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眼睛疾病。  1. 紫外線:紫外線的穿透力強,長時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