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大腸癌年輕化,元兇竟然來自於____?!

大腸癌年輕化,元兇竟然來自於____?!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自民國95年大腸癌躍升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後,發生人數便開始呈現逐年上升,及年輕化的趨勢,然而,攝取過多的肉類與脂肪、飲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纖維、生活中缺乏運動等,都是造成大腸癌的元兇,且往往等到發現時,已是癒後較差的第三第四期了,由此可見,大腸癌防治刻不容緩。 

只要大腸有腫瘤、瘜肉 通常都會造成出血

台南市衛生局表示,若是大腸有腫瘤或瘜肉的話,通常都會造成出血,並且附著在糞便上跟著排出,所以,只要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就可以檢測出糞便表面肉眼看不見的血液,達到大腸癌防治的效果。

所謂的大腸瘜,指的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好發於左側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與直腸,雖然大部分的大腸瘜肉為良性,但隨著時間演變某些型態的瘜肉會演變成癌症,而大腸瘜肉其實不容易在內視鏡底下用肉眼觀察,所以,需要透過進一步檢驗才能得知。

腺瘤性瘜肉 較有演化成癌的機會

一般來說,瘜肉病理組織主要可分為增生性瘜肉、發炎性瘜肉、腺瘤性瘜肉三種,第一增生性瘜肉在大腸中最常見,但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會癌化;第二發炎性瘜肉,主要是大腸發炎引起,本身較不會產生癌變;第三則為腺瘤性瘜肉,較具演變為癌症的機會。

大部分的大腸瘜肉沒有症狀,除非瘜肉大於1公分或出現癌變時,才有可能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所以,發現大腸瘜肉或腫瘤仍需仰賴大腸鏡檢查。

預防重於治療 3成以上死亡是可被預防

雖然癌症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但3成以上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預防的,因此,衛生局呼籲民眾,「預防重於治療」是癌症防治必備的理念,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

其實,預防癌症的第一步就是要從源頭做起,只要堅守第一道防線,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已知的危險因子,加上定期癌症篩檢的第二道防線,遠離癌症一點都不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咖啡對於普遍民眾來說,是個提神醒腦的最佳飲品,因此,在早上時不僅會來一杯作為開端,就連下午精神不濟、晚上需加班、熬夜時更少不了它,漸漸的咖啡就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飲品!但你知道嗎?其實咖啡的功效並非僅有提神而已,日前在美國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1~2杯咖啡者,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72歲的王先生,平常有「逛醫院」的習慣,且因血糖升高,前後分別至兩家醫院看診拿藥,回家後他認為兩家醫院開的降血糖用藥長得不一樣,一次吃兩種效果會加乘,殊不知服用完藥物後,便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等症狀,被家人送急診,經過了解及檢查後,評估可能是過量使用降血糖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顛覆傳統觀念與研究,過去在傳統醫界上的認知是,腦部受到創傷後,女性因受到荷爾蒙的保護,恢復得會比較好,且動物實驗上也曾發現,雌性動物遭受腦創傷後,痊癒的情況較好,但殊不知國內一樣最新研究卻發現,腦震盪後女性的恢復力竟比男生還差,而這份研究目前刊登於《北美放射協會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倘若在一次癌症篩檢當中,陽性警鈴大響,可別因心生畏懼,而逃避進一步切片檢查的機會!台中童綜合醫院對此就發出警訊,他們發現不少比例的個案,初步四癌篩檢,出現陽性反應後,就消失人間,怎麼找都找不回來,其中大腸癌最多,高達三成的個案不願回診做切片檢查,恐怕錯失黃金治療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