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標靶治療 存活率延長3.7月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衛生署6月公布101年國人十大死因報告,惡性腫瘤仍高居首位,其中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分居癌症死因前三名,令人聞癌色變。月初,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簡稱ASCO)年會發表一項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Cetuximab相較於其他標靶治療,存活期增加3.7個月,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該項研究是由德國腫瘤醫學會的臨床試驗合作小組所進行的大腸直腸癌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族群為KRAS基因檢驗無突變者,採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cetuximab或抗血管?皮生長因子Bevacizumab合併化學治療,應用於大腸癌第四期及腸癌轉移其他器官治療。研究顯示,使用cetuximab的患者存活期為28.7個月,相較於Bevacizumab患者存活期的25個月,延長近4個月。

慕尼黑大學臨床腫瘤教授也是此次臨床試驗主持人VolkerHeinemann表示,大腸直腸癌晚期患者治療前,透過KRAS檢查為基因野生型,可優先選擇cetuximab治療。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明,使用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合併化療,其腫瘤反應率高達8成,換言之,每2位患者中,就有1位可進行手術;而每3位接受根除性切除手術中,就有1人可獲得治癒的機會,肝切除術後追加輔加性化療,5年存活率高達76.8%。

在台灣,健保局已於101年12月1日起,正式將大腸癌標靶藥物cetuximab納入一線給付,只要經基因檢測為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型,且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癌病友,便可獲得給付,預計每年至少可嘉惠2500名大腸癌患者。

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爆增,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此,王輝明表示,預防癌症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生活飲食習慣開始改變,減少食用動物脂肪、內臟及紅肉,燒烤、油炸物也盡量避免,50歲以上民眾可每年定期接受國健局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有潛血反應,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87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由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和董氏基金會合作,共同出版的《那些年那些事:張博雅任衛生署長的一步一腳印》一書,紀錄衛生署第1位女性首長、也是任期最長的衛生署長張博雅,在任內7年3個月的時光,一手防疫、一手辦健保,首創許多政策與制度,包括健保開辦、創設國家衛生研究院、全面施打小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2歲的陳女士,長年會痛經,月經出血前後不定期,近幾年婦產科檢查,發現子宮前壁可見一顆約六公分乘二點三公分的肌瘤,在西醫建議下,服藥治療三個月未縮小,又不希望接受手術,輾轉尋求花蓮慈院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的協助,治療兩個月後,肌瘤從6公分縮小至3公分,讓陳女士免於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四肢受損或嚴重骨折病患常常遺留相當程度的變形及關節異常,在過去這些後遺症因為困難治療往往跟著病患大半輩子歲月,如果持續嚴重變形且影響行動還是需要矯正手術來治療。台南市安南醫院6年多來,已完成70例以上四肢變形的截骨矯正,其中有3成病患是屬於10年以上之骨折後變形。精準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為促進新竹市發展智慧醫療與智慧健康照顧,新竹市衛生局本月17日舉辦《健康e起來─新竹市智慧醫療論壇》,首度針對智慧醫療領域創立產、官、學的交流平台,針對慢性病智慧照護、兒少健康、智慧減重及營養管理、遠距長照等4主題,邀請新竹國泰醫院李興中院長、台灣長照醫學會劉伯恩理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