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治療新趨勢 口服標靶藥可延長壽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以往大腸癌末期患者,接受針劑標靶治療合併化療,一旦出現抗藥性,則無藥可醫;如今,衛生福利部去年10月核准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上市,可提供患者治療上的新選擇,也免除往返醫院、住家的不便。臨床研究更顯示,可延長患者餘命逾1倍的時間。不過,目前沒有健保給付,一個月需自費約19萬元。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過去末期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第一線可先接受「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第二線使用化療,第三線用藥再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若治療失敗或出現抗藥性,患者平均活不過3個月,目前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已核准上市,將可作為第四線治療。

王輝明指出,根據CORRECT第三期臨床研究顯示,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能夠減少23%的死亡風險和51%的疾病惡化風險,並增加近3成存活期,其整體存活期平均可達到6.4個月;不過,對於女性、右側大腸癌患者較無明顯療效,且會出現手足皮膚長水泡、破皮等副作用。

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一萬多人罹患大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秘書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長王照元指出,5分之1的大腸癌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已是轉移性的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6%。針對末期大腸癌患者的治療目標,為控制病情避免惡化、延長壽命,以及改善生活品質為主。

而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上市,王照元強調,不僅為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也能降低患者面對注射針劑的恐懼,透過簡單、方便的口服藥物,免除常往返醫院、住家的不便,減輕家屬陪伴住院的負擔,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讓患者擁有穩定的情緒與心情,對疾病治療有很大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7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歲的小明上星期感冒才好,早晨起床卻突然的痙攣性腹痛,躁動又哭鬧不安,雙腿屈曲,臉色蒼白且盜冷汗,於是媽媽帶他到附近診所就醫,醫師初步診斷是「腸套疊」。遂轉來國泰綜合醫院進一步診治,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無發現具靶子特徵之腸套疊,醫師建議留院觀察。隔天媽媽發現小明小腿出現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暨日間照護病房長年致力支持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對抗疾病,讓精神症狀穩定的患者能獲得全面照護,這群努力對抗疾病的患者被稱為精神障礙康復者。參與精神科日間照護病房的精神障礙康復者,白天來醫院,晚上則回家過家居的生活,在病房裡除了藥物治療外,也強調心理治療、復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佔人口約5~7%,但很多病人並沒有接受正式治療,也不知道這些症狀潛藏了疾病危機。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家偉指出,以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系統施行手術,具有住院時間短、恢復期短、併發症低、出血量低、傷口小、安全性高的6大好處,術後火燒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5歲的洪先生,4年前診斷出肝癌第二期,曾接受放射治療、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等,近日因食道靜脈破裂出血入院接受治療,經西醫治療後雖然已無食道出血,但一直有反胃嘔吐、腹部緊繃不適;轉至中醫門診,經診斷後給予附子理中湯合茵陳五苓散加減後,不適症狀多有改善。 50歲的陳女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