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術後兩年復發率最高 「這習慣」讓他再度保命

大腸癌術後兩年復發率最高 「這習慣」讓他再度保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蔡先生罹患大腸癌,曾兩度手術切除,也接受切口疝氣修補治療,腹部留下一道長傷疤,他每年都安排追蹤檢查,日前發現大腸有一小顆扁平瘜肉,切片證實為惡性,醫療團隊還是決透過術後傷口小的3D立體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讓他感恩:「定期回診才能盡早發現病灶,微創手術真好!」

多次「開腸剖肚」 手術困難度極高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江驊哲表示,患者分別於六年前及四年前,於大腸左右兩側陸續發現惡性腫瘤,經透過剖腹手術方式切除,兩年前還接受切口疝氣手術。接受大腸鏡檢查時,卻發現大腸內有一顆扁平瘜肉,經內視鏡黏膜下切除後化驗,竟然是大腸癌,為了不增加腹部傷口,及有效的清除淋巴結,決定透過3D立體腹腔鏡手術清除病灶,術後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淋巴結已有轉移。

江驊哲說,不過因患者過去曾接受三次腹部手術,及曾經放過人工網膜,也增加此次手術困難度,光是腸沾黏分離即進行了5小時,且因大量的大腸切除,導致大腸吸水的功能減少,糞便無法成形,患者容易排稀便。

大腸癌術後兩年復發率最高 定期追蹤即時揪出病灶

江驊哲提及,患者於此次來診前,身體並無出現任何不適,所幸多年來重視追蹤的重要性,才能於大腸鏡檢查發現病灶後,積極接受治療,目前亦恢復良好。

江驊哲醫師提醒,雖然原位癌和第一期大腸癌復發率低,建議術後1年內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因大腸癌手術後仍然有復發的風險,且術後兩年內復發率最高,為早期偵測復發,或發現第二原發部位的腫瘤,患者經治癒性治療後,務必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肺腺癌不可怕 第一線標靶藥可望延長產生抗藥的時間

聽損兒成當紅Youtuber、自閉兒進職場圓夢 全靠聽能復健

2019世界避孕日 正確避孕選擇造就美好未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營養不足,會瘦也可能會腫 若營養攝取不足,會對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舉例來說,若是缺乏蛋白質,孩童會發育不良,成人則會出現體重減輕、組織及臟器也會產生功能低下的情況。人體的維生素、礦物質的需要量雖然不大,但若不足也會引發各種如:夜盲症(缺乏維生素A)、骨質疏鬆症(缺乏鈣)等的缺乏症。&nb...

閱讀詳情 »

活用五味就能享受美食並調整體質 「五味」指的是將食物分成酸味、苦味、甜味、辣味、鹹味等五種味道,並配合體質或身體狀況調整使用的中醫學理論。 另外,中醫學認為五味會與人體的五臟機能相對應:酸味入肝(=膽);苦味入心(=小腸);甜味入脾(=胃);辣味入肺(=大腸);鹹味入腎(=膀胱)。 (圖片來源:資料...

閱讀詳情 »

看似普通的香料與香草,其實含有強大的藥膳功效! 在廚房的棚架上,經常會擺著各式香料及香草。這些被統稱為「辛香料」的食材,不僅能用來調味,且大部分都含有豐富的藥膳功效。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辛香料中獨特且濃郁的香味具有緩解情緒緊張或令人打起精神的作用;而其中的辣味與苦味等則有促進消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若我換了很多種藥物都沒效,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難道就沒有別的方法治療憂鬱症了嗎?」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黎美嫻表示,門診中有不少向她尋求協助的難治型憂鬱症患者,這類患者通常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不但情緒無法受到控制,甚至還得飽受藥物的副作用之苦,但其實憂鬱症的治療在近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