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發炎 病情惡化引發敗血症

大腸發炎 病情惡化引發敗血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37歲的男子,過去曾因壞死性胰臟炎,接受過腹腔內膿瘍引流術及長期抗生素治療。這次糖尿病控制不佳住院,住院期間因菌血症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14天,期間發生嚴重的持續性腹瀉,大腸鏡發現偽膜性大腸炎。給予口服抗生素後並無明顯改善,給予後線的口服抗生素1星期後腹瀉才獲得緩解。

使用抗生素 桿菌繁殖於大腸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陳冠至說明,偽膜性大腸炎主要由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所造成,它是一種會形成孢子的厭氧性桿菌,能存在於較惡劣的環境。困難梭狀桿菌經由糞口傳染,在正常人體腸道菌叢內不會引發疾病。使用抗生素,改變正常大腸菌叢,使得困難梭狀桿菌有機會大量複製且分泌毒素,造成大腸發炎。

表現從無症狀、輕微無併發症的腹瀉,到嚴重的腹瀉、偽膜性大腸炎、毒性巨結腸症等,病情惡化甚至會引發敗血症。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在歐美及國內的醫療院所的盛行率都正在上升,使用抗生素、住在醫療照護體系及年紀大於65 歲以上老人是好發族群。

用肥皂洗手、次氯酸鈉消毒 減少感染

陳冠至醫師表示,如受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建議停用目前使用的抗生素,再依照疾病嚴重程度使用藥物。此病復發率約20%,針對多次復發及無法口服的病患,可以選擇新型抗生素Fidaxomicin。另外也可考慮將「經過檢驗合格健康者的糞便」移植到病患的大腸,恢復腸內正常菌叢。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可用10%次氯酸鈉有效清除,病人、家屬或醫護人員採用氯己定或肥皂洗手,避免院內傳播。此外,避免不需要的抗生素濫用,及針對感染病患進行接觸隔離措施,可減少醫院內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6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0歲的李姓老翁,其家人曾多次建議他參加大腸癌篩檢,但他都以「沒病做什麼檢查」為由拒絕,日前出現便祕、腹痛等症狀到醫院求診,檢查竟發現罹患大腸癌引發腸阻塞併發症,他才後悔當初沒有聽家人的勸告。大腸癌連續6年都是國人癌症發生第一名,每年約有1萬4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擔心找不到廁所,就不願意出門旅遊,好發在青壯年的罕見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長期飽受腹痛、腹瀉之苦,甚至一天要跑十幾次廁所,不但嚴重影響工作、就學,許多病友也擔心隨時要找廁所,視旅遊、踏青為畏途。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常務理事、高雄巿立小港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根據衛福部102年的統計分析發現,新診斷的肺癌病患中,最年輕的病人只有28歲,肺癌中又以肺腺癌最多;醫師提醒,若民眾是屬於高危險群並且未定期篩檢肺部者,建議至少兩年一次,才能有效降低國人逐年上升的肺癌死亡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暨胸腔科主任柯政昌醫師表示,在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49歲男性,最近因左下腹疼痛了一個禮拜所以去就醫,檢查後發現他除了發燒,腹部疼痛的地方還出現腹膜炎的症狀,白血球升高,經由腹部超音波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憩室發炎所造成的膿疱,經抗生素治療後痊癒。肝膽腸胃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憩室是指大腸的黏膜從腸壁較薄弱的地方穿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