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陸製口罩致癌物超標 民嘆:會致癌也只能戴

近年來由於空氣污染日趨嚴重,世界衛生組織將空氣污染物歸類為第一級致癌物。PM2.5是構成霾害的主要成分,對人體的傷害最大,所以市售口罩多以「防霾」或抗「PM2.5」為訴求,因此許多民眾外出時會戴著口罩。

  為了維護自身身體健康,許多民眾出門會戴口罩防霾。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於1月30號公布口罩品質檢測結果,發現25件受檢的防霾口罩,其中2件大陸製造的口罩有致癌的風險。大陸民眾對於日常生活中「到處是毒」的處境,深感無能為力。

  近年來由於空氣污染日趨嚴重,世界衛生組織將空氣污染物歸類為第一級致癌物。PM2.5是構成霾害的主要成分,對人體的傷害最大,所以市售口罩多以「防霾」或抗「PM2.5」為訴求,因此許多民眾外出時會戴著口罩。

  消保處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隨機購買25件防霾口罩進行檢測查核,這些受檢口罩分別來自13個實體店和6個網購通路。消保處公布檢測結果:17件品質檢測不合格、22件標示查核部分不合格,整體上共23件不合規定,不合格率高達9成2。

  臺灣消保官王德明說明,真正完全符合規定只有2件,這2件都是臺灣生產製造的。而23件不合格的口罩中,有2件為大陸製造的樣本(「AsaBuru」PM2.5防塵保暖過濾口罩、QDY七朵雲「防霧霾立體剪裁口罩PM2.5」)被檢測出含有超標的致癌物「偶氮色料」,戴了不僅無法防霾,還可能致癌。

  大陸多年來飽受霧霾之苦,嚴重威脅民眾健康,雖然戴口罩有致癌的風險,但是面臨濃重的霧霾,大陸民眾別無選擇,只能戴上口罩。大陸環保人士侯先生悲觀地說明,大陸沒有東西是安全的,吃的食物、喝的水,都有很大的問題,更不要說是1個口罩了。

  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1月10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霧霾至少讓中國人平均壽命減少3年。香港中文大學去年10月發表於《環境科學快報》的1篇科技論文表示,空氣污染造成中國平均每年110萬人過早死亡。

★本文經【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精采報導,點擊觀看【新唐人亞太新聞】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趨緩,新北市今天新增5例確定病例,連續2天確診數低於10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增的5例確診中1例感染源釐清中,確診者的接觸者都已居家隔離。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時說明,三重有3人染疫,蘆洲與中和各有...

閱讀詳情 »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確診共12例,台北市占7例。北市府也在下午公布確診者足跡,曾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中山-新店線、台北車站台鐵站1樓夾層廁所、家樂福北投店等場域,北市衛生局也提醒民眾曾有相關活動使請多加注意。案15642於7/23確診,為家管,初判可能感染源尚待釐清,7/8、14及22上午至士林市...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案例。個案分佈以台北市7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2例本土病例(其中5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6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

閱讀詳情 »

北市、桃園相繼發生確診案例曾前往汽車旅館開Party,引發熱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旅館、旅宿業者未來若未通報者,將依《發展觀光條例》53條處罰,情節重大者,可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台北市政府24日公布確診者足跡,台北市7例中,特別是部分案例是透過交友軟體認識而到外面旅館開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