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了「紅棗」是熱門養生食材 入口前忽略一件事卻恐害健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冷加上寒流一波波,近期不少人都愛用「食補」來禦寒保暖兼養生,其中紅棗就是熱門食材之一,但門診卻有一名67歲婦人想著吃紅棗養生,卻誤吞紅棗核,一直覺得喉嚨卡卡的,有異物感,直到就醫一照X光發現,大小2.6公分的紅棗核就卡在食道,並且造成周圍有膿瘍的情形,且懷疑食道破裂。

收治病人的彰基急診觀察室主任倪渟淵表示,還好經會診耳鼻喉科及胸腔外科醫師後,立刻進行手術,順利取出紅棗核之後,婦人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醫師同時提醒,一旦發生棗核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可以想用吞飯、吞饅頭等方法強行咽下;且營養師也警告,食補禦寒並非人人都適合,年長者、三高及腎臟疾病者,有些事情不能大意。

倪渟淵表示,一般老人家年紀大,有一些失智症或是退化的問題,常常會有誤食異物的情形;另外,3歲以下小朋友,在食道比較狹窄的狀況下,吃到花生米之類的小零食,也可能造成異物梗塞,或者因好奇心較重,喜歡拿一些小玩具、小東西放到嘴巴裡,造成誤食異物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民眾在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牽引或黏附魚刺,希順道將魚刺吞下,但倪渟淵強調,「吞食法」實際上卻是個危險動作,雖然它有機會化解問題但也可能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併發症。

倪渟淵指出,其實最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看是否可藉由振動的力量將哽得不深魚刺給咳出來,如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

彰基營養師蔡玲貞提醒,如果在家進補,常見的薑母鴨、人蔘雞等,像是紅棗或是黑棗都已經燉煮到很爛,民眾要特別小心,紅棗、黑棗的棗核非常尖銳,不小心吞下的時候,看它卡在哪裡,就會傷在哪裡,所以要特別小心。有長者、小孩或咀嚼吞咽困難的家庭,建議用棉紗布中藥袋包起來再燉煮,食用時也比較安心。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肺炎恐害「大腸癌」飆升 1/4罹癌者可以歸因這風險

全台已20多人打到「國產疫苗」! 高端之後聯亞也進入二期試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最近手搖飲料大規模的被搜查,很感謝政府有正視這問題決定大規模的清查,維護人民的健康,但是其實真正殘留最多農藥的是什麼大家知道嗎?!而且每個人幾乎都會中標!!!到底是什麼?專家告訴你!! 本文作者:雪羊(台大森林系畢) 本羊今天一下山就收到50嵐也中標,農藥殘留超標的消息,但我卻一邊看新聞一邊買50嵐...

閱讀詳情 »

廈門一年輕女孩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家人卻不願捐獻骨髓,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小林只能天天以淚洗面... 身心雙重打擊 親人的絕情讓她心痛。 爺爺說:“你死就好,不要來害我們一家人。”媽媽說:“你碰碰運氣吧,能吃藥還是盡量吃。”姐姐說:&...

閱讀詳情 »

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組織包含牙齦、齒槽骨的病變,換言之,牙周病就是牙齒地基的流失。牙周病是種慢性的細菌感染,主要是由於厭氧菌在牙齒周圍,形成無色而帶有黏性的薄膜,也就是所謂的牙菌斑。牙周病菌會日積月累破壞牙齦,侵蝕骨骼,使固定牙齒的牙肉與支撐牙肉的齒槽骨萎縮,最後導致牙齒鬆脫。 牙周病是影響牙齒周圍組織...

閱讀詳情 »

  圖片:中新網 南都訊記者蔡麗怡) 台灣著名歌手、“帽子歌后”鳳飛飛2012年 1月3日因肺癌在香港去世,享年60歲。鳳飛飛常年委託的法律顧問江燕偉於昨日(2月13日)出面代為召開記者會,宣布這件令人遺憾的消息。江燕偉表示,鳳飛飛在1月3日凌晨3時19分病逝,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