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了「紅棗」是熱門養生食材 入口前忽略一件事卻恐害健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冷加上寒流一波波,近期不少人都愛用「食補」來禦寒保暖兼養生,其中紅棗就是熱門食材之一,但門診卻有一名67歲婦人想著吃紅棗養生,卻誤吞紅棗核,一直覺得喉嚨卡卡的,有異物感,直到就醫一照X光發現,大小2.6公分的紅棗核就卡在食道,並且造成周圍有膿瘍的情形,且懷疑食道破裂。

收治病人的彰基急診觀察室主任倪渟淵表示,還好經會診耳鼻喉科及胸腔外科醫師後,立刻進行手術,順利取出紅棗核之後,婦人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醫師同時提醒,一旦發生棗核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可以想用吞飯、吞饅頭等方法強行咽下;且營養師也警告,食補禦寒並非人人都適合,年長者、三高及腎臟疾病者,有些事情不能大意。

倪渟淵表示,一般老人家年紀大,有一些失智症或是退化的問題,常常會有誤食異物的情形;另外,3歲以下小朋友,在食道比較狹窄的狀況下,吃到花生米之類的小零食,也可能造成異物梗塞,或者因好奇心較重,喜歡拿一些小玩具、小東西放到嘴巴裡,造成誤食異物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民眾在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牽引或黏附魚刺,希順道將魚刺吞下,但倪渟淵強調,「吞食法」實際上卻是個危險動作,雖然它有機會化解問題但也可能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併發症。

倪渟淵指出,其實最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看是否可藉由振動的力量將哽得不深魚刺給咳出來,如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

彰基營養師蔡玲貞提醒,如果在家進補,常見的薑母鴨、人蔘雞等,像是紅棗或是黑棗都已經燉煮到很爛,民眾要特別小心,紅棗、黑棗的棗核非常尖銳,不小心吞下的時候,看它卡在哪裡,就會傷在哪裡,所以要特別小心。有長者、小孩或咀嚼吞咽困難的家庭,建議用棉紗布中藥袋包起來再燉煮,食用時也比較安心。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肺炎恐害「大腸癌」飆升 1/4罹癌者可以歸因這風險

全台已20多人打到「國產疫苗」! 高端之後聯亞也進入二期試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聞癌色變,癌症在台灣已經連續4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化療是抗癌的重要武器,尤其傳統化學療法搭配新穎免疫療法可提高病患存活率和治癒率,逐漸成為新世代治療方式,但部分傳統化療藥物副作用太強,常叫癌症患者撐不過,不得不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放棄化療,國衛院今(13)日發表最...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  NHS inform 一般熟知貧血是缺乏鐵質,但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一樣會導致貧血的發生,這類的貧血又稱為「營養性貧血」,這會使人體血紅素合成量下降,而出現貧血及衍生其他併發症。 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時症狀 維生素B12和葉酸在體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購新鮮蔬果方便之餘,也要當心農藥下肚!台北市衛生局今(13)日公布針對網路電商平台販售的乾貨類、生鮮蔬果、醃製及脫水蔬果進行抽驗,結果發現有3件農藥殘留不合格,包括知名的PChome、熊媽媽電商全部上榜。衛生局已經通知下架不得販售。 疫情影響,網路販售電商平台由於...

閱讀詳情 »

我們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縮寫ANS),它還有一個可愛的別稱,叫做「植物神經系統(縮寫VNS)」。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之所以稱為自律,是因為這套系統能自動自發,心臟怎樣跳、瞳孔什麼時機縮放、荷爾蒙如何分泌、什麼時間要睡覺,它都能自主把工作安排好、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