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喝4款蛋白質豐富熱飲 讓身體暖和起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氣溫冷熱交替,是典型冬季天氣特徵,注意保暖變得很重要,喝杯熱騰騰蛋白質豐富的養生飲料,不儘會讓身體暖和起來,又有調理身體健康功效,一舉兩得!

要靠熱飲讓身體熱起來,是很多人保暖的選項之一,營養學理上有所謂「攝食產熱效應(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當人體在攝取食物,經消化、吸收食物時,會消耗體內熱量,致使體溫升高,身體自會變得暖和,六大類食物中,含有蛋白質食物的產熱效應最高,比例約占攝取熱量的20~30%,含醣類食物的比例占5~10%,脂肪則占3%以下,要喝杯熱飲暖身時,不妨挑選蛋白質豐富的飲品。

薑汁牛奶:暖身驅寒

生薑含有薑辣素,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循環功效,讓體溫升高,牛奶含有豐富酪蛋白,兩者搭配下,暖身驅寒作用效果佳,也因體溫提高,脂肪跟著燃燒,瘦身看得見。生薑提升循環效果佳,有助鈣質吸收,睡前喝,有助眠功效。

⮞怎麼做?

食材:牛奶120ml、薑汁15cc、黑糖適量(依個人喜好添加)

作法:1.老薑洗淨,現磨去渣留薑汁,倒入杯中備用(薑皮可去除也可不去除)。

2.取一只煮鍋,倒入鮮奶、糖適量,加熱至有小氣泡產生,熄火。

3.攪拌熱牛奶,溫度降至約80度,約5、6分鐘。,快要沸騰時的牛奶溫度,大約是95度左右,

4.倒入牛奶前,先用小湯匙攪拌一下薑汁,再快速將牛奶倒入杯中,靜置約數分鐘即完成。

天冷喝4款蛋白質豐富熱飲 讓身體暖和起來

紅茶肉桂薑奶:溫暖入心

紅茶含有兒茶素,可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提升身體產熱效果。肉桂有一股芬芳香味,是一種香料,含有豐富肉桂醛,這是賦予肉桂香味的物質,有令人喜悅、溫暖作用,具有安撫力量。搭配有提升體溫作用的生薑,會讓身體暖和許多。

⮞怎麼做?

食材:牛奶200ml、紅玉紅茶包1包、生薑泥少許、肉桂粉少許、蜂蜜適量(依個人喜好)

作法:1.將生薑磨成泥。

2.用熱開水沖泡紅茶,加入薑泥。

3.牛奶溫熱後,倒入紅茶杯中,邊加入邊攪拌,最後加入肉桂粉、蜂蜜(依個人喜好加或不加)。

肉桂/拿鐵咖啡:身體生熱

很多人喜歡藉由喝熱咖啡溫暖身體,但咖啡因有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作用,會促進血管收縮,血流變少下,手腳反而會變冰冷,可以搭配肉桂粉(薑粉),或含有蛋白質(牛奶、豆漿)等溫熱食材,有促進血液循環作用,提高保保暖效果,

⮞怎麼做?

食材:咖啡豆或咖啡粉(約16~18克)、全脂牛奶200c.c.

作法:1.用磨豆機或咖啡粉製成一杯250 c.c.的咖啡,備用。

2.以蒸奶器將牛奶溫熱到攝氏60~70度,接著用蒸奶棒以45~90度角接觸牛奶表面,蒸出綿密奶泡,靜置一至兩分鐘,以利奶泡與牛奶分離。

3.倒入150c.c.熱牛奶,再鋪上兩大匙奶泡,約50c.c.。

可可豆漿:豆香滑潤

可可粉中含有可可鹼,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讓體溫上升作用,還能調節自律神經,讓人獲得放鬆效果。豆漿是大豆加工製品,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兩者搭配下,不僅有濃濃豆香味,還有滑順口感。因可可沒有含咖啡因,睡前喝杯可可豆漿,可以溫暖入眠,有助睡眠品質。

⮞怎麼做?

食材:豆漿150ml、可可粉1匙半(依個人喜好)、蜂蜜適量。

作法:可用電鍋蒸熱、煮鍋隔水加熱或微波爐方式,將豆漿加熱,再加入可可粉與蜂蜜攪拌,之後續熱30秒。

參考資料: 

聯合新聞網

ET today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7月以來,氣溫繼續飆高,讓「防曬」措施顯得格外重要,尤其,醫師提醒,紫外線的對皮膚的傷害除了會刺激皮膚底層的黑素細胞增生使膚色變深、肌膚發紅、發癢之外,還會刺激體內自由基發生導致加速老化及膠原蛋白流失。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

閱讀詳情 »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小孩肚子痛、間歇性哭鬧,不是小事!一名1歲3個月大的男童突然出現一陣一陣的哭鬧情形,安撫沒一會兒,過一陣子醒來又開始哭,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還好媽媽夠機警,馬上送急診,檢查發現是「腸套疊」,如果治療不及,可能導致腸壞死,甚至休克、死亡...

閱讀詳情 »

牙刷造型百百種,哪種牙刷比較好?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牙刷的功能就是要把牙齒刷乾淨,建議從「刷頭」、「刷毛」、「握柄」這幾個面向來挑選適合的牙刷,若有口腔疾病者建議可諮詢醫師提供口腔照護建議喔。  市售牙刷類型眾多,那一種牙刷「最好」?黃斌洋醫師表示,由於每個人的口腔狀況各有不同,若有口腔疾病...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約1300多名的口腔癌患者,不過,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衝擊民眾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意願,與去年同期相比,口腔黏膜檢查受檢率一口氣大降約4成;但國健署警告,研究結果顯示,有抽菸、嚼檳榔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