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尿不出來? 雷射治療終結男人攝護腺肥大

天冷尿不出來? 雷射治療終結男人攝護腺肥大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攝護腺肥大有男性長壽病之稱,屬於老化現象。通常男性年過50,攝護腺會逐漸肥大,尤其冬季來臨,天冷時較少喝水、排尿,又習慣憋尿到最後關頭才去如廁,結果卻怎麼也尿不出來,或出現頻尿狀況。因此,冬天不僅要留意呼吸道、心血管疾病,若是已經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也要當心攝護腺疾病的發作。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醫師高偉棠說明,平均40歲男性攝護腺重量約25至30公克,到5、60歲時,攝護腺恐增為50至100公克,隨年紀邁入中老年,攝護腺過於肥大就會壓迫膀胱導致尿不出來或是夜晚頻尿,一直想跑廁所卻排尿不多、尿不乾淨,嚴重甚至血尿,常導致患者不敢出門、夜晚也睡不安寧。

 

臨床上針對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式,主要依攝護腺的大小和症狀而定。初期的夜尿症狀可透過睡前2小時禁喝水,或平常少喝咖啡和茶,降低頻尿的機會;但若是夜尿3、4次以上,合併解尿不順、卡卡,可採用口服藥物治療改善。

 

高偉棠表示,藥物治療包括攝護腺的甲型阻斷劑和荷爾蒙抑制劑2種,前者主要是讓攝護腺和膀胱平滑肌的肌肉放鬆,幫助解尿,缺點是恐造成姿勢性低血壓,易產生頭暈現象;後者可讓肥大的攝護腺縮小30%的體積,缺點是可能影響性慾、甚至性功能。視患者的適應與改善狀況,2種藥物可以合併服用。

 

當藥物治療無效、或是患者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服藥過程中突發性尿不出來,症狀已嚴重影響患者生活作息時,就必須考慮選擇手術治療。高偉棠指出,攝護腺肥大手術健保給付的是傳統的單極或雙極電刀治療,經通電後挖除攝護腺肥大組織,會有刮除不乾淨、失血量較大的問題,復原期約1至3個月,加上電刀傳導的影響,術後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約30%;另外雷射剜除手術,相較傳統手術能精細的去除肥大組織,術中出血量較少、安全性相對提高,傷口約1周至數周即可復原。

 

雷射手術相當多元化,廣泛適用於攝護腺肥大患者,包括有綠光、紅光雷射等單一波長雷射;而新式的多波光雷射優勢,是同時具有銩雷射與極光雷射的雙波長作用。其中,銩雷射切割時銳利有效率,能精細的去除攝護腺肥大組織;極光雷射止血效果佳,針對若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無法暫停服藥時,也能大幅降低術中大量失血的風險,相較傳統手術更安全。高偉棠強調,不論選擇何種手術治療,復原期間皆應避免劇烈運動、騎腳踏車、泡溫泉及久蹲、搬重物等活動。

 

攝護腺一旦出現肥大就無法復原,若從年輕時期開始保養,多少能延緩攝護腺體積增大的時間。高偉棠建議,年輕時盡量維持定期性行為適當射精,有助降低攝護腺肥大機率;攝護腺是富含油脂的器官,飲食勿過油,食用番茄、南瓜等保健品,也有助保養。此外,攝護腺發炎、肥大與癌變,初期常易誤判,50歲以下若有解尿不順或頻尿等症狀,勿拖延就醫,逾50歲則定期追蹤檢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72歲阿嬤,因罹患老年失智,每天都由看護到戶外走走曬太陽,但某次未注意下,回家後家屬發現阿嬤體溫過高,且皮膚濕冷,還出現身體無力等現象,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橫紋肌溶解症;護理師丁明輝指出,送醫時阿嬤體溫高達41.2度,且有嚴重酸中毒現象,緊急給予插管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空氣品質不佳,會進而影響到健康!一名48歲的患者近來鼻過敏、咳嗽發作嚴重,若到戶外粉塵較多的地方時,症狀更加明顯,前往門診看中醫治療後狀況已有改善。其實病患的狀況與空氣汙染情況息息相關,其中又以PM2.5細懸浮微粒的危害更大。 PM2.5可隨血液進入全身 臺南市立安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 連續劇灑狗血的吐血劇情,是一般民眾對胃癌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早期胃癌完全沒有症狀,高達7成國人不知道,更不了解幽門螺旋桿菌是最重要的胃癌致癌因子。   國內每年約有3000多人罹患胃癌、2000人死於胃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的第7名、死亡率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30%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工時長、用腦過度、夜生活豐富、酗酒過量,睡不好導致偏頭痛、精神不濟都是常見的狀況,睡眠是人體的基本生理需求,睡眠期間也牽涉到很多身體系統,如呼吸道、精神及神經系統,許多器官也都在睡眠期間努力代謝工作。 口服褪黑激素 頭暈、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