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泡腳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水位怎麼放才正確?

天冷泡腳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水位怎麼放才正確?

【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許多人會贈送泡腳機當作孝親禮物,希望長輩們每天睡覺前可以藉由泡腳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睡眠品質。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琦雯表示,溫水泡腳好處多,如在水中添加川芎、獨活、香附、乾薑等中藥材,更能改善手腳冰冷、風溼痹痛、經痛、失眠、腸胃蠕動不佳等症狀

 

黃琦雯提到,內文《黃帝內經》云:「人之衰老始於足,足血盈則身心健」,在中醫十二經絡中,循行足部的經脈就有六條,其中又以肝脾腎三條經絡最為重要。肝脾腎等經絡除了可以調控睡眠及情緒,還與消化、泌尿及生殖系統息息相關,經常足浴可以幫助增加下肢循環、緩解腿部筋骨不適,鬆解一整天壓力及勞累。

 

黃琦雯表示,小腿常被稱為人體另一個心臟,因為距離心臟最遠,平常僅靠小腿肌肉收縮回流,如果血液循環較差,透過足浴可以讓溫熱水協助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及改善睡眠品質、緩解經期不適、幫助消化減少腸胃不適、活絡筋骨。

 

如何泡腳才正確?水位應該超過腳內踝以上約4個指幅,要高於「三陰交」,這是肝、脾、腎三經交會穴,也是幫助血液循環的重要穴位。如腸胃功能不佳,水位可以更高一點,至膝窩下四指幅的「足三里」,有助於提高消化功能

 

泡腳時間應控制在15至20分鐘,溫度要比體溫略高,如果水溫偏低則毫無作用。雙腳浸泡後如感覺身上微熱,額頭上有汗即可停止。同時搭配下足部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黃琦雯提醒,不管是泡澡還是泡腳,身體都會微微出汗且有些脫水現象,一定要適時補充水分。另外,不建議在飯後、運動後、空腹時馬上泡澡或泡腳,應至少等待1小時以上。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早上起床吃東西,兩頰突然好痛,甚至張口打呵欠時,下巴不但卡卡還發出喀喀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柯惠馨表示,這種「開不了口」的痛,是台語俗稱的「落下頦」。顳顎關節症候群 俗稱「落下頦」「落下頦」即醫學上所稱的「顳顎關節症候群」,柯惠馨表示,顳顎關節位在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4歲的吳小姐本身有過敏性鼻炎,曾接受過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近2年反覆左耳悶塞脹痛,說話時會聽見自己的聲音在耳內迴響,有時甚至出現耳鳴。這種情形在她登山、搭飛機時更明顯,拼命吞口水或打呵欠也沒效,往往持續2、3天才稍微緩解。耳鏡檢查發現左耳耳膜完整但稍微塌陷,聽力正常,中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女性大腦較年輕!美國最新研究指出,以大腦代謝模式評估,女性大腦平均比男性年輕3.8歲。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雷希爾(Marcus Raichle)指出,未來研究需了解這種年齡差異,是否與腦部老化疾病的風險相關。大腦老化 新陳代謝也改變根據《現場科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糖尿病每天打針人生好難,胰島素何不用吞的!麻省理工學院團隊開發了一種膠囊,可自行定位針頭,將胰島素注射進胃壁中,可望取代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針劑型胰島素。柯克綜合癌症研究所教授Robert Langer表示,該技術可擴展到其他需要注射的蛋白藥物。免除打針之苦 口服膠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