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剖腹產使用全身麻醉 可能加重產後憂鬱傾向

剖腹產使用全身麻醉 可能加重產後憂鬱傾向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日前1項新的研究發現,在剖腹產時接受全身麻醉,未來發生嚴重產後憂鬱的風險比例較高,而且可能需要住院治療,或出現自我傷害及自殺的念頭,研究刊登在《麻醉和鎮痛雜誌》(Journal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3年間,在紐約州立醫院進行剖腹產的婦女,一共有428,000多例出院紀錄,其中有8%的人實施全身麻醉。

 

其中約有3%的產婦因為嚴重的產後憂鬱而住院,於初次出院後平均164天,有60%的人因二度診斷出憂鬱症狀而再次入院。

 

與局部麻醉的產婦相比,實施全身麻醉使產後憂鬱的比例增加了54%,出現自殺念頭或自我傷害的風險增加了91%。不過,研究僅從觀察結論得知,而非因果關係。

 

研究的作者、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麻醉學的助理教授Jean Guglielminotti博士表示,全身麻醉之所以可能導致產後憂鬱的原因在於,它會延遲母親與嬰兒之間的肌膚接觸和親餵母乳的時間,並經常導致產後更劇烈和持續性的疼痛。而這些情況會使產婦對麻醉排斥,並影響心理健康。

 

編輯:陳盈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的死因統計,心臟疾病皆位居第二位,有許多主動脈剝離的患者在還沒撐到醫院就已經死亡,致死率相當高。媒體報導也常見名人藝人都因此過世,有「世界先進」晶圓代工廠行政副總劉啟光、藝人小鬼黃鴻升以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皆是因為主動脈剝離而逝世。注意疾病先兆 遠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近日全台遇強烈寒流侵襲,夜晚低溫下探不到10度,連白天都要包緊緊、戴暖暖包才能出門上班,但有許多民眾平常在辦公室裡久坐,遇到天冷降溫更不想動,腳怕冷連穿襪子也暖不起來,怎麼做才能讓身體暖呼呼呢? 按摩足部3穴位,中醫:可搭配熱敷、泡腳中醫師王心眉在臉書專頁表示,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8歲黃小姐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覺得右腋下腫腫卡卡的,再仔細一摸,不只是腋下的淋巴結腫大,連右乳也有腫塊的感覺,她想起疫苗可能產生血栓的副作用,於是就醫檢查,沒想到不是打疫苗引起血栓或淋巴結腫大,竟然是乳癌,一方面覺得很難過,一方面也慶幸自己打疫苗,陰錯陽差發現了乳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50歲以上民眾逾半數有甲狀腺結節現象,而近年來出現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以微創方式消融結節,不需全身麻醉同時也能改善過去手術可能遺留下來的後遺症。但你知道嗎?新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射頻消融術不只可以用在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患者也有機會可以受惠!且能協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