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主動脈剝離不只會出現胸痛 醫揭「常見合併症狀」

主動脈剝離不只會出現胸痛 醫揭「常見合併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的死因統計,心臟疾病皆位居第二位,有許多主動脈剝離的患者在還沒撐到醫院就已經死亡,致死率相當高。媒體報導也常見名人藝人都因此過世,有「世界先進」晶圓代工廠行政副總劉啟光、藝人小鬼黃鴻升以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皆是因為主動脈剝離而逝世。

注意疾病先兆 遠離高度風險   

衛福部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黃祺耀醫師表示,大約九成主動脈剝離的患者會出現胸痛的症狀,此胸痛常是突發性、劇烈疼痛的(會痛到冒冷汗),而疼痛的位置會視血管剝離位置不同,而可能會轉移到後背、下腹部、肩頸等的位置。

此外,約有六成的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的症狀,其他症狀如心跳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力減少、呼吸困難等均可能出現;嚴重的情況下,主動脈剝離還會造成血管流動受阻而致使器官缺血(梗塞),產生休克、昏迷、周邊缺血、中風、心肌缺氧、腸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依主動脈剝離區域治療 對症下藥防憾事

黃祺耀醫師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依據主動脈剝離的區域而選擇內科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若剝離的區域有包含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時,此型的主動脈剝離容易破裂出血及心包填塞死亡,建議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若是剝離區域僅為降主動脈,且暫時無其他併發症時,則以內科方式治療就能有良好效果,不需要於急性期進行手術,建議持續用藥物和密切追蹤治療為主。

與時間賽跑 出現不適應速就醫

對於急性主動脈剝離,緊急且積極的治療是搶救生命的唯一方式。想要預防主動脈剝離,黃祺耀醫師提醒,民眾平時應注意生活作息和身體的保養,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之患者需定期回診且規律服用藥物,保持血管的彈性、穩定血壓;而一旦有身體不適千萬不要逞強,應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

7成主動脈剝離有高血壓! 醫揭「發病症狀」:致死率極高

車禍竟致主動脈剝離 套膜支架手術救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3歲黃先生因工作壓力大,長年有抽菸習慣,去年洗澡時突發現右側頸部有一腫塊,合併鼻涕血絲,心想「不會這麼倒楣吧?」,赴醫檢查果然確診鼻咽癌第四期,對肩扛家計的他來說有如晴天霹靂,所幸經適當前導性化學治療,及後續合併化放療等療程,腫瘤獲控制未擴散,也讓他誓言:「永遠不想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罹癌人數逐年增加,平均每100元健保藥費支出,就有22元用於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以107年為例,抗癌藥物給付金額達389億元,成長率在各類藥物中排名第1。   健康保險署組長戴雪詠表示,108年健保給付超過34種新藥,且擴增了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中報導】糖尿病可以說是台灣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糖尿病的治療已經不僅是靠藥物而已,外科手術也越來越受重視!為了讓糖尿病患有更好的治療選擇與服務,台中大里醫院特別成立了「糖尿病內外科共治中心」,希望藉由內外科共治的全新理念,打造治療糖尿病的新里程碑! &nb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選舉只是一時,家人則永遠是家人。」大選結束了,但這場選戰讓很不同政治立場的朋友、家人,出現爭執、摩擦,解除社群媒體朋友,甚至冷戰。台灣的情況,和美國2016年選戰後分裂情勢有些許類似之處,包含美國心理學會執行副主任Lynn Bufka等專家在選後紛紛提出建議,快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