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猝死激增!3招降低心血管風險 醫師再曝關鍵養身習慣

   寒流急凍全台,根據各地消防局資料整理,自19日開始至今,猝死、OHCA累計超過百餘人,馬祖更創下18年來首度下冰霰紀錄,驚人記錄與意外頻傳引發社會大眾關注也提高警覺。醫師出面表示,透過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便可能將意外風險降到最低。

  越L’excellence功能醫學營養師劉馥萱表示,民眾習慣在冬天進補薑母鴨等食補大全,但食用過量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建議補充較溫和的木耳、銀耳、山藥、黑豆等,幫助氣血循環,避免過多油質造成身體負擔。其中食材裡的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能維持腸胃道健康及促進體內代謝,應減少攝取精製糖、麩質及奶類,減緩體內發炎,維持體內賀爾蒙健康代謝,保護甲狀腺、腎上腺、婦科及腸胃道。

  除了選對食材,越L'excellence 功能醫學診所院長陳君琳特別提醒,冬日心血管保養,要注意血管的健康度。包含心肺功能、血管彈性與「血管內皮健康」:

  1. 慢性疾病的控制

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變得僵硬。如果有高血壓、血糖或膽固醇問題的話,一定要控制在良好範圍內。

 

  1. 注重身體的發炎指數

血管硬化與體內發炎有關,有一項抽血檢驗指數叫高敏感度C-reactive protein(簡稱HsCRP)若這個指數偏高,代表身體正處於慢性發炎,宜找出發炎原因(肥胖、不當飲食、毒素),進而從生活習慣與飲食調整。

 

  1. 注重同半胱胺酸數值

Homocysteine (同半胱胺酸)是人體原本就有的代謝產物,然而若因為基因或後天營養不均使得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太高,容易傷害人體的血管內皮,使血管較容易受損、變得不健康。

 

  1. 適度運動

平時運動,強化心肺功能、循環順暢,遇到天冷氣溫變化的情況,會有較佳的承受度。年長或有慢性疾病的朋友無須刻意追求高強度,中等強度(秘訣:運動時無法說完整一句話,但可以說簡單字語的程度)對於心肺強化就有幫助。

 

  1. 適度的桑拿

建議在身體狀況許可的情形下,可以多去烤箱、三溫暖、溫泉、熱水足浴,透過外在環境使體溫上升的方式,促使血液加速流通,可視為一種和緩的「被動運動」。要特別留意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高溫場所還是要特別留意,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脫水、時間勿過長。

 

  1. 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清晨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除了天冷血管收縮外,另一原因是睡眠時是處於「沒有喝水」的狀態,因此人體在早晨會呈現微脫水情況,這時血液特別濃稠,相對容易引起堵塞,因此平常白天要適當補充水分,冬日晚上推薦用保溫瓶裝溫開水在床頭備用,起床後先喝一杯溫水,暖暖身子、讓血液活絡,再緩緩起身,減少天冷可能造成的僵硬與不適。

天冷猝死激增!3招降低心血管風險 醫師再曝關鍵養身習慣

●針對寒流肆虐,猝死人數激增,醫師提供降低意外風險方法。

(圖片來源:Pixabay圖庫)

 

相關推薦

冬季空汙,也會助長肺炎病毒傳播!據哈佛研究,空氣中的看不見的懸浮微粒PM2.5每增加1微克,就會讓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增加8%!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黃柏瑞指出,除了出外戴口罩,民眾自保關鍵2招,就是「減少室內空汙」和「加強肺部排毒」!第1招:減少室內空汙許多人以為,室內空氣一定比室外好,但美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乳癌為我國女性癌症好發第一名,每年約1萬多名新診斷乳癌患者,近年來國內女性乳癌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不過,由於乳癌篩檢的普及以及藥物治療的進步,使得早期乳癌且積極接受治療者,存活率相較於其他癌症高,因此,正視乳癌、早期治療才是有效對抗癌症的方法之一。乳癌治療多元 量身打造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17日在臺灣大學管理學院舉辦「2020年傑出藥品專業經理人」頒獎典禮,獲選者除了在職場上的卓越表現獲得肯定外,且帶領其團隊創造優異的績效,也因而鼓舞其他藥品從業人員效法,對公司與整體藥品產業的成長有相當大的助益,並促進和提升整體醫療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10歲男童排便流出帶油液體,連放屁都噴油!家長擔心是兒子腸胃出問題而急忙就醫。醫師問診時再三詢問男童有沒有吃「油魚」?男童卻堅稱沒吃「魷魚」,一陣雞同鴨講,最後家長才聽懂問題,終於確認問題出在「油魚」才導致拉油,而鬆了一口氣。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腸胃專科醫師李宇正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