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穿襪保暖 護理師提醒「1重點」恐釀腳爛

天冷穿襪保暖 護理師提醒「1重點」恐釀腳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冷颼颼,連日來的低溫讓許多長輩穿上厚厚的棉襪,此時若患有糖尿病的長輩因為保暖而未每日檢視雙腳,容易忽略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形成糖尿病足部潰瘍傷口,因此,足部照護也是寒冬季節裡呵護長輩不容忽視的一環。

萬病皆從足下尋 每日檢視足部和保養

足部照護的關鍵在於要先了解引發糖尿病病足的原因,其危險因子主要是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和感染。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傷口護理師黃文佩表示,老人家容易因為感覺不敏銳,即使足部有紅腫或破損也無法及時察覺,而易形成足部潰瘍,尤其穿上棉襪更不易發現傷口。

此外,感覺及運動神經病變影響行走時肌肉的使力,改變受力點,造成受力處皮膚的厚度增加,形成厚繭;自主神經病變影響末梢神經控制血液的功能,動脈粥狀硬化使得血液供應減少而產生組織缺血;感染加劇足部潰瘍的惡化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及骨髓炎。

足部潰瘍 紅腫熱痛是初期症狀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傷口護理師魏秀慧指出,大部分的足部潰瘍產生之前會經歷初期紅腫熱痛的反應,一旦發現應立即就醫,評估檢查是否有感染的情形並檢視血糖與下肢循環的問題;必要時給予藥物使用與適當的傷口護理,避免炎性反應加劇引發感染而使得傷口持續惡化。

挑選適合鞋子 血糖管控不馬虎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督導李穎俐提醒,足部健康可藉由每日的檢查、血糖的控制及選擇合適的鞋子以預防糖尿病足部潰瘍的發生;已產生足部潰瘍的病人更應加強足部管理。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預防藥物要吃多久? 心臟科醫師這樣建

近視好困擾? 醫師也做近視雷射矯正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48歲的女性,平時勤練瑜珈,一次做完拉腿的動作後,鼠蹊部一陣劇痛,幾乎無法行走,之後更坐著輪椅就醫治療。收治病例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楊鎮嘉表示,患者得到髂腰肌滑液囊炎,症狀常和肌腱拉傷,平常難用影像學檢查出來。治療髂腰肌滑液囊炎,只需要為患者精準注射一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38歲的女子,日前赴日旅遊時,購買外用胎盤素回來使用,但沒想到在外用2個月後,原先存在的2公分子宮肌瘤,迅速變大為7公分。經醫師建議,先停止胎盤素使用,肌瘤長大現象已趨緩,並用中藥和針灸調理,控制病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不穩定的荷爾蒙...

閱讀詳情 »

50歲名嘴陳立宏,不菸不酒仍罹癌,1月31號因腦部腫癌開刀,年後進行化療,患病後已半年無收入,之前都是靠通告賺錢,放心不下一家老小,曾祈求上天「只要再給我20年就好!」「希望有奇蹟,人生不管怎樣還是要往前走。」 陳立宏生活習慣正常,不抽菸也不喝酒,下了班就回家,對於為什麼會罹癌,他也十分不解,但坦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50歲男性,連續兩天都出現腹痛嘔吐且併有水瀉症狀,原以為是吃壞肚子,沒想到吃完藥後,肚子依然鼓脹絞痛,於是立刻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患者小腸末端有糞石嵌塞,透過剖腹手術取出後,患者已逐漸恢復健康。這名患者過去曾因十二指腸潰瘍接受遠端部分胃切除手術,但長期以來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