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緊張「體溫上上下下」先別嚇自己 額溫?耳溫?要準得這樣量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在桃園醫院出現群聚感染之後,再度引發民眾的緊張感,一旦遇到體溫「上上下下」時,如何確定自己有無發燒?怎麼量較準確?醫師出面解答,目前進入公共場所常用的額溫槍,易受環境變化干擾失準,只適合初步判定;儘管發燒並非新冠肺炎必要症狀,但幼童許多疾病皆以發燒來表現,這段期間還是得天天監測比較保險。

事實上,量測不同部位,從肛溫、口溫、腋溫、耳溫到額溫,都有不同發燒標準,也有其準度的差異性。其中額溫多以37.5度、耳溫多以38度為標準。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量測以肛溫最為準確,因為最接近身體中心真正的溫度,但操作上不便,因此,坊間多以額溫槍來監測,但額溫容易因室外溫度及表面溫度的變化,受到干擾,像從冷空氣中進入室內、或是大熱天進入室內,都有可能誤判。

如果額溫超標,第一時間也不必太緊張,陳木榮說,可以休息20分鐘,再行量測;或者以耳溫槍二度確認,但要注意的是,量耳溫必須要左右耳都量,且角度要深入一點,不要只停留在耳道,同時要以量到的最高溫度為主。

國內各級學校都要求家長幫孩子量測體溫紀錄,小兒科醫師認為有其必要,建議家長照著做,不要疏漏了。

陳木榮強調,儘管不像SARS,新冠肺炎不一定會出現有發燒症狀,不是必要症狀,但只要發燒了,就代表人一定有生病,便不該出入公共場所;尤其幼兒有許多疾病,初期皆以發燒作為表現,不能輕忽。

小兒科醫師祁孝鈞亦指出,體溫是會變動的,在發燒的狀況下也會更明顯的上下起伏,忽高忽低,可能因為時間點不同,漏掉超過發燒標準的時間,以致於誤以為體溫正常或已經降溫,因此,也可以輔助使用連續式的體溫監測方式,可以更精準的監測到人體發燒。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台已20多人打到「國產疫苗」! 高端之後聯亞也進入二期試驗

新冠肺炎恐害「大腸癌」飆升 1/4罹癌者可以歸因這風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屏東縣枋山鄉發生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事件,楓港、善餘兩村今早全面施打疫苗,屏東縣長潘孟安也到場視察,他表示,2村造冊施打約1200劑疫苗,盼提升社區保護力,防堵病毒擴散。枋山老人活動中心設置疫苗施打站,今天上午施打善餘村村民,下午為楓港村,預估今天約有450多人接種疫苗。潘孟安表示,採分流、分...

閱讀詳情 »

屏東縣枋山鄉發生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事件,確診12人中有6人感染Delta變種病毒,也讓屏東成為全台關注焦點。屏東縣長潘孟安深夜在臉書發文,呼籲各界不要將屏東汙名化,網路獵巫毫無意義。總統蔡英文也留言向潘孟安和所有第一線防疫同仁的努力致謝,並說「為故鄉加油,我們一起戰勝疫情!」「病毒,不管從哪...

閱讀詳情 »

北農群聚感染事件,讓柯文哲這陣子成了眾矢之的,但他今天表示,當初因疫調系統設計,讓無法精準掌握人原居住地,如同瞎子摸象,現在起雙北將成立疫調平台,解決問題。還計畫周四針對批發市場連續四天打一萬劑疫苗,期間也將再次全面快篩,這次還將請王必勝來幫忙!台北市第一果菜市場外,趕來批發的民眾,騎上機車排隊,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