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天戴口罩6小時 當心酒糟肌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天天戴口罩6小時 當心酒糟肌惡化

67歲廖太太本身患有酒糟性皮膚炎,因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不止,她不敢鬆懈,除在家休息及用餐外,出門絕對要戴上口罩,且一戴就是5、6個小時。近日她因酒糟性皮膚炎引起的臉部泛紅、刺痛及乾癢等病症,較過往嚴重,就醫診斷是長時間戴口罩,使臉部肌膚長期處於空氣不流通、悶熱的狀態導致,經藥物治療後,廖太太的病情已獲控制。 

每半小時透氣1分鐘 避免上妝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陳志斌醫師表示,酒糟性皮膚炎俗稱「酒糟肌」,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常見症狀有血管擴張、臉頰紅斑持續不退、反覆熱潮紅等,另可能合併乾燥脫屑、膿皰、刺癢等病癥。致病原因多種,個人先天體質及後天清潔習慣、免疫系統失調、皮膚蠕形蟎蟲、紫外線刺激、酒精等皆可能為惡化因子。長期戴口罩也會加劇原有的皮膚疾病,因口罩多以不織布材質為主,長期下來會對臉部肌膚形成接觸性的刺激,且因不透氣,汗水和熱氣停留在皮膚表層,使水份和油脂分泌失衡,再加上飛沫沾附於口罩內層,更易造成細菌滋生等問題。

陳志斌醫師建議,應依照各地政府建議戴口罩時機配戴,視情況摘除口罩通風透氣,如戴30分鐘,取下休息1分鐘;盡量不要上妝,避免更容易出油、出汗,成為細菌溫床;防曬方面,可使用防曬係數SPF 30以內、PA系數較低的清爽型防曬,避免皮膚悶熱導致病情復發。

濕疹患者 洗完手速擦乾塗護手霜
針對患有手部濕疹的患者,陳志斌醫師提醒,部分民眾為求強力清潔及便利,會使用酒精消毒、洗手,但忽略其在揮發過程的瞬間,帶走皮膚角質層上的水分,破壞皮膚屏障,且搓洗動作也會帶走溶解的皮脂,造成皮膚乾裂等問題,建議手部濕疹嚴重的患者避免頻繁接觸水及酒精,應遵守洗手5步驟使用肥皂洗手,水溫切勿超過40度,洗後立即擦乾、塗抹護手霜。如出現乾癢、脫皮、裂傷,甚至長出小水珠,即是濕疹症狀發作,務必前往就醫,以免延誤診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 吳瑞興/嘉義市 報導】嘉義市衛生局今日接獲醫院通報,一位居住於嘉義縣長照機構的嘉義縣85歲婦人,因是洗腎患者,平常均至嘉義市診所洗腎。經醫生評估之後,17日接種新冠肺炎AZ疫苗,未料卻猝死案例。總計這波80歲以上長者接種AZ疫苗已來嘉義縣、市共傳出3起猝死案例全部通報中央疫情中心判定。 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慈濟醫院今(18)日宣布院內協助第二例確診孕婦平安生產!該院是在6月中旬再度收治一名32歲、懷孕34周的確診孕婦,原本入住台北慈濟醫院負責的加強型集中檢疫所的她,因高燒不退後送回醫院,考量病情變化,院方出動跨科別醫療團隊,剖腹接生2350公克的小男嬰,母子狀態良好...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宣布,因應國內近期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疫情嚴峻,為利醫療院所照護重症個案、降低死亡率,將成立「COVID-19重症個案臨床處置專家諮詢小組」,由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全國22位重症個案臨床處置專家擔任諮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全面性擴大接種AZ疫苗之後,短時間內卻頻傳有高齡長者打完疫苗後當天或次日猝死的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下午證實,迄今已接獲25例通報進來,目前已有5例解剖,3例結果出爐,除了昨已公布的2例死因清楚為動脈硬化相關心血管疾病之外,最新1例解剖結果則是主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