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天踩飛輪 小心「脛前肌腱疼痛症候群」

天天踩飛輪 小心「脛前肌腱疼痛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飛輪課程正夯,一名男子天天踩飛輪,結果造成大小腿痠痛,起身走路都很困難,就醫診斷是脛前肌腱疼痛症候群、髕骨尖端疼痛症候群。醫師透過自然療法才緩解疼痛,不過提醒民眾,若疼痛持續超過3周,最好就醫治療。

運動減半法 預防運動傷害

開業自然骨科診所院長蔡凱宙指出,飛輪運動容易導致下肢單方向過度使用,民眾常為了突破成績而加強踩踏程度,結果造成脛前肌腱疼痛症候群、髕骨尖端疼痛症候群,建議可使用運動減半法,將強度減半,如8減至4,再減至2;而增加強度則以2分之1為限,如2、4.5、6.75,才不容易發生運動傷害。

身體痠痛有3大原因

蔡凱宙院長表示,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過與不及都容易引起身體痠痛,甚至發生運動傷害,其實有3大原因,包括乳酸堆積、血液循環不良、身體失去平衡,建議運動前做好暖身拉筋,運動時配合呼吸,運動後要收操,可以避免身體痠痛。

放射狀震波治療可改善

蔡凱宙院長強調,若是疼痛持續超過3周,最好就醫治療,目前有非侵入式的放射狀震波治療,透過氣動原理產生放射狀震波,刺激微血管新生及骨母細胞、纖維母細胞增生,使缺氧缺血的軟組織恢復血液供給,增加疼痛部位的代謝循環,促進再生修復軟組織,肌腱鈣化逐漸吸收,肌腱恢復彈性,降低發炎作用,並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約治療3至5次,症狀可獲得明顯改善。

冰敷減輕疼痛感

蔡凱宙院長提醒,治療後可能有輕微腫脹或疼痛的感覺,是身體引發修復反應的正常現象,建議可以冰敷減輕疼痛不適的感覺,每天2次、每次持續10分鐘即可,記得多休息,避免再做激烈運動,幫助復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月17日為世界血友病日,2021年全球活動主軸「動身前行,感受新世界」,台灣賽諾菲也攜手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及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兩大病友團體,鼓勵病友透過積極且規律的預防性治療,在凝血因子濃度高峰期間,盡情從事各式高強度運動、揮灑汗水。在全球大環境的改變之下,也透過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5歲周先生有高血壓病史,2年前曾因下肢疼痛就醫,發現下肢急性動脈血栓,立即處置後並無大礙,同時發現有心房顫動,長期追蹤並使用藥物控制,仍然發生2次腦部小中風,雖在及時治療下沒有發生後遺症,但周先生想防範大中風發生,選擇「迷宮手術併左心耳夾閉」手術,降低心血栓出現風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最近天氣日夜溫差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造成血壓不穩定的風險也隨之增大,日本媒體NHK在節目中,教導利用雙手接替輕握拳,刺激胞膜窖(caveolae)釋出一氧化氮,只要2分鐘就能有擴張血管效果,使血壓下降。 一氧化氮有助血管擴張 刺激胞膜窖幫忙穩定血壓 一氧化氮經常會在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又稱為男人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擴散慢,導致容易被忽略病情。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泌尿外科賴谷順主任指出,臨床上許多患者都因出現排尿困難、頻尿、尿急等症狀才就診,但可能都已是攝護腺肥大或是腫瘤壓迫到尿道造成的。40歲男連日來尿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