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忽冷忽熱咳不停 全方位養肺中醫這樣建議

天氣忽冷忽熱咳不停 全方位養肺中醫這樣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因天氣忽冷忽熱導致咳嗽現象嗎,其實像是咳嗽有痰、打噴嚏、鼻塞、鼻竇炎或是皮膚乾燥等情況出現時,恐是代表肺氣不足的徵兆;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內科主任林經偉指出,這時可透過使用溫補肺的食材來保養肺部,像是具有化痰熱的蘿蔔、可滋潤肺部的白木耳或肺虛咳嗽的山藥等,都有助於肺部保健。

癌友術後易疲倦 可善用補氣益肺中藥

若為肺癌病友除了可透過水梨燉貝母、銀耳蓮子紅棗湯等,幫助潤肺止咳、補中益氣,也可透過中藥材來調理;林經偉醫師表示,治療上通常會依據病患病症以及體質,給予合適的處方用藥,像是術後出現疲倦無力等症狀,可利用人參、白朮、黃耆等補氣益肺中藥及具滋陰潤肺功效的沙參、麥冬、玉竹等中藥。

穴道按摩保養肺部 有助於舒緩症狀

林經偉醫師進一步解釋,若肺癌患者化療後出現掉髮及手腳發麻等症狀,則可使用當歸、熟地、何首烏等補血與補肝腎藥物,若為手腳發麻或手指末端皮膚變暗沈等症狀,則使用行氣化瘀和養血活血的中藥來緩解症狀,除了透過中藥調理,平時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保養肺部,像是按摩肺經的列缺穴、大腸經上的合谷穴或少商穴等,有助於緩解像感冒聲啞、鼻子過敏甚至是急性感冒等症狀。

學習緩慢的深呼吸 有效鍛鍊肺部

此外,養成運動習慣也能有效達到保護肺部的效果;林經偉醫師強調,尤其像是太極拳、外丹功、八段錦等氣功,因需緩慢且配合呼吸的方式進行,因此有助於恢復體力以及提升免疫力,或是透過深呼吸法能訓練肺活量的方式,幫助達到鍛鍊肺部目的。

【延伸閱讀】

年後應急變美術 醫師這兩招讓你容光煥發,減去多餘脂肪

小心腰圍越來越粗!心臟病、腦中風跟著來報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9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吳小姐2年前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在親友的陪伴下,熬過一連串艱辛治療,目前病情控制穩定,去年10月還參加乳癌防治路跑活動及瑜珈課程,她大方分享自身抗癌經驗,並表示「做為乳癌病友並不可怕,害怕是自己的心境!」 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第1位,105年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表示,近期接獲民眾陸續反映,收到以疾病管制署([email protected])名義發送,主旨為「台湾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最终通知」的電子郵件。在此呼籲民眾提高警戒,疾管署並不會以郵件通知進行新冠肺炎(COVID-19)相關檢測,請民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綜合報導】母親節即將到來,新手媽媽也準備迎接第1個母親節,但面對育兒初期的手忙腳亂,新生兒誕生後周圍親友注意力的轉移、身材無法恢復等煩惱,可能開心不起來,身旁的人不妨多主動關心!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新手媽媽,未能主動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疾病管制署與台大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合作,利用台灣前100例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資料,發現確診者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染力最高,研究刊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台灣研究 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