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涼了「腦中風」高峰 通血管每遲1小時加速腦老化3.6年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一轉涼,不得不慎防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的「腦中風」突然找上門!醫師提醒,救治腦中風需搶快,因為腦中風若每延誤1小時疏通血管,腦部將加速老化3.6年;相反的,只要每提早15分鐘接受治療,就能增加4%機率恢復正常活動功能。得熟記腦中風徵兆口訣「F.A.S.T」及早察覺腦中風徵兆並就醫。

根據統計,國人平均每45分鐘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以南部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義大醫院為例,每年都要收治約600多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

義大醫院副院長林俊農表示,據衛福部急診就診統計資料,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且30歲以上青壯年發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高雄地區腦血管疾病每年發生人數已突破6千多人,為南台灣人數最多的縣市。

義大醫院今年成立腦中風中心,救治成效卓越,從病發至到院2小時內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比例超過15%,符合適應症接受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例2年達100%,且血管疏通率高達71%,降低病人失能風險,一舉拿下醫策會「腦中風」及「創傷性腦損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獎。

義大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謝孟倉說,該院收案人數顯示,夏季及冬季是南台灣地區腦中風好發的高峰期,夏季以7月和8月最高,9月至10月走下坡後,11月開始上升至隔年2、3月達到最高峰,而腦中風的成因多元,除三高等慢性疾病外、溫差亦是重大危險因子,進入秋冬後,可以預期腦中風患者的增加。

腦中風急救搶「快」非常重要!謝孟倉強調,腦中風每延誤1小時疏通血管,腦部將加速老化3.6年,而每提早15分鐘接受治療,就能增加4%機率恢復正常活動功能、降低出血機率與死亡率。目前治療以「靜脈血栓溶解」及「動脈取栓手術」為主,前者採用靜脈血栓溶解藥物(rt-PA)達到治療效果,後者則以手術方式將血栓取出,研究顯示,若在腦中風發生4.5小時內送醫接受診斷,先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幫助4成患者增加復原機會,有效減少中風導致的殘障等後遺症。

腦中風得掌握黃金三步驟「辨識症狀、迅速就醫、接受治療」,並熟記腦中風徵兆口訣F.A.S.T,及早察覺腦中風徵兆:

「F」,Face,請病友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A」,Arm,請病友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無力而垂下。
「S」,Speech,請病友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T」,Time,明確記下發作時間,於3小時內立刻送醫爭取治療時間。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你買到的「雙鋼印」口罩是真的嗎? 認清這3種打印方式才是台灣製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 4圖表一次搞懂怎麼打?能否免費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CRISPR/Cas基因剪輯技術平台,帶動生醫研究及應用疾病治療層面廣泛,2020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王志豪博士即是應用此創新技術的台灣科學家,他獲邀在2021年「研究專利產品(3P)」產學共識營分享經驗,鼓勵老師互相腦力激盪,找出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文成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國內疫情穩定,最近新增的3例本土個案也都是舊案,疫苗接種努力進行中,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自10月19日至11月1日維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有B型肝炎的人不少,即使痊癒了也得小心復發風險!台北榮總最新研究就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就具有B肝復陽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治療就已經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這項研究成果也已登上風溼免疫學頂尖期刊(A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