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可怕了!!女子腳上黑痣成了惡性瘤,只因常做這件事……

太可怕了!!女子腳上黑痣成了惡性瘤,只因常做這件事……

日前,60歲的陳女士被查出黑色素瘤,罪魁禍首竟是從小就長在左腳底的黑痣。原來,這顆小小的黑痣竟在做了多次足療後癌變了!

 

陳女士左腳底的小黑痣從小就有,那時候只有花生米大小。而在陳女士退休後,她經常去足療店按摩,可就在前不久,技師告訴她,小黑痣變大了。原來,多次足療之後小黑痣癌變成黑色素瘤,且已轉移到右足和右腹壁皮下,目前只能進行保守治療

 

醫生解釋,這或與高溫、按摩刺激有關。黑色素瘤是皮膚的癌症,它的發展速度十分快,癌細胞會生長到骨頭,或轉移到淋巴、腦及肺部,威脅生命!黑色素瘤發生於中老年人較多,男比女多發。好發下肢足部,其次是軀幹、頭頸部和上肢,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因摩擦和擠壓而受到刺激。如果這些部位長痣千萬不要摳,也不要按壓刺激,應到醫院確診,新生兒更要及早治療

 

電影《非誠勿擾2》中,演員孫紅雷有句台詞:“有不對的黑痣趕緊點去,千萬別以為那代表著性感和好運。”片中,他患上的就是黑色素瘤。

 

黑痣和黑色素瘤的區別↓↓↓

太可怕了!!女子腳上黑痣成了惡性瘤,只因常做這件事……

 

黑痣癌變前有什麼症狀

每個人的身上都能找到大小不等的黑痣,這些黑痣有的長年不會發生變化,有的卻會危及人的生命,這就是惡性黑色素瘤。一般黑痣有以下改變者,就提示有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1. 雜色常為惡性病變的信號,雀斑型、表淺蔓延型惡性黑色素瘤,常在棕色或黑色中摻雜紅色、白色或藍色,其中藍色更是一種不祥之兆。

 

2. 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

 

3. 表面不光滑,一般很粗糙,並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有滲液或滲血。

 

4. 周圍皮膚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的光澤,變成白色、灰色。

 

5. 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當黑痣繼續發展成潰瘍性病變時,會伴有滲液、出血、刺痛或灼痛感會更加明顯。

 

6. 黑痣周圍會出現結節或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這些均為中晚期的表現。

via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位80歲左右的阿嬤,因左上腹痛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左上腹痛一般應是胃痛或大腸發炎,做了電腦斷層發現阿嬤是一個「鏡面人」,所謂「鏡面人」就是他的內臟等器官跟一般人的位置顛倒,經過一般外科古君平醫師診斷,阿嬤是急性膽囊炎。「鏡面人」左右顛倒的內臟是外科手術挑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5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不過,上周公布的台北市防疫旅館確診的3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宣布最新判定,認定是在旅館內的群聚感染,因此把認為遭到感染的案17058以及案17...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防疫旅宿判定真的出現國內首起的本土Omicron群聚,回應高雄市長陳其邁要中央採一致性作法、把需居家隔離個案送到集中檢疫所的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下午強調,如果地方認為有高風險的情況可以提出申請,中央會估算量能之後再來做決定。 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防疫旅宿判定真的出現國內首起的本土Omicron群聚,3人有2人改判為本土病例,但住不同樓層的這3人究竟怎麼傳開來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下午表示「不排除從空氣裡面來的」,陳時中也宣示,未來針對防疫旅館不再只匡列「人」將改匡列「房間」,若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