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早進行如廁訓練 寶寶腎臟恐受損

太早進行如廁訓練 寶寶腎臟恐受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家長都認為,當孩子滿周歲時,就得開始「尿尿訓練」,希望孩子能自己主動提出排泄需求,進而懂得如何自己處理便溺問題。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寶寶越早脫離尿布,表示智力發展越好、越聰明。但爸媽們知道嗎?這些都是無任何醫學資料可佐證的空談。根據英國的每日郵報報導,對孩子而言,進行便盆訓練最適當的時機是孩子滿三歲後,若是家長在三歲前就給孩子這方面的訓練,只會徒增孩子日後便秘、腎功能受損或尿路感染機率!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威克森林大學的霍吉斯教授(Steve Hodges)表示,孩子未滿三歲前應讓他們自主發展,當然包含排泄,也不需強制接受有關任何排尿或排便的訓練。正確的方式應是,讓孩子先對這方面開始產生概念後,父母或照護者即可帶孩子到廁所進行訓練,讓孩子認識、了解「如廁」是怎麼回事,進而產生「習慣」,才能自主、主動提出尿尿、排便的需求。

專家說,若是家長或照顧者太早讓孩子自行上廁所,養成所謂的「廁所天才(Potty Prodigies)」,未來會造成更多的「如廁意外」(toilet accidents),如,排便障礙(便秘等)、尿床或尿路感染、進而傷害腎功能,起因皆是寶寶在三歲前就進行如廁訓練,但生理發展與結構尚未成熟、不夠健全,太早要孩子捨棄尿布,進行自主如廁訓練,反而可能產生副作用。

霍吉斯教授指出,臨床上常有小孩竟有便秘、尿床、頻尿、尿路感染等如廁問題,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小患者都是因三歲前就接受如廁訓練,教授說,其實,孩子的膀胱到三歲發展才趨於成熟,建議父母應讓孩子使用尿布,不受限制的如廁,對寶寶的成長才有正面幫助,許多家長基於經濟考量、寶寶的皮膚問題急著幫寶寶脫離尿布,其實都是不正確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02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聲音沙啞竟是肺癌?70歲的葉先生某日起床後突然發現失去聲音,緊急就醫後,耳鼻喉科醫師利用內視鏡檢查出聲帶麻痺並觸診頸部有腫塊。轉介胸腔內科檢查,經淋巴結切片確診為肺腺癌,因為肺部腫瘤壓迫喉返神經,導致聲音沙啞。慢性聲音沙啞可能是聲帶麻痺 須考量肺部、喉部、腦部葉先生的兒子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0歲緬甸籍牧師娘Glory罹患風溼性心臟病,透過彰基海外醫療中心的協助,接受主動脈瓣膜及二尖瓣瓣膜置換手術,彰基院長陳穆寬醫師親自到病房探視,歷經兩星期完善的醫療照護後,康復返回緬甸。歷經兩星期醫療照護已康復返家緬甸當地非政府組織Compassion In Ac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外交部長李大維於年初出訪聖文森期間,完成簽署「糖尿病防治合作計畫協定」;返國後由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馬偕醫院及聖文森及格瑞納丁合作推動的「糖尿病防治能力建構計畫」,此項計畫為國合會首次與國內醫療院所合作推動糖尿病防治計畫,在台灣的國際醫療上有相當程度的歷史意義。3年內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南市2月陸續於15日及27日發生2起蝙蝠咬傷民眾事件,2名個案為歸仁區及安南區民眾,分別於家中及校園中驅趕蝙蝠時遭其咬傷手指,傷者皆已就醫並按時程接種人用狂犬病疫苗,目前2名個案無感染症狀,傷口復原情況良好,衛生局將持續追蹤至5劑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完成及健康狀況。家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