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並非正常老化!醫生沒告訴你的事,診斷依據?能治療嗎?怎麼照護?

失智並非正常老化!醫生沒告訴你的事,診斷依據?能治療嗎?怎麼照護?

失智的人可以開車嗎?

在失智症診斷後,有個問題時常讓人關心──開車。人們會認為患者應該要被禁止開車。雖然我們已經知道,許多類型的失智症都是漸進性的,但這不代表診斷後所有的生活都必須戛然而止,或是突然激烈的改變,特別是診斷為初期失智症的情況下。

開車或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風險最高的事情之一,而大部分的人已經將駕駛程序視為了反射動作。我們跳上車時不會想太多,但開車其實是十分複雜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我們必須集中注意力,擁有足夠的視覺空間能力、解決問題、做出判斷和決定,並且快速的反應和處理訊息。然而,一旦學會開車,我們幾乎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這些事。

現今,我會開車去記憶門診。上車以後,繫上安全帶,踩下離合器,發動引擎,選擇倒車檔,看看後方,檢查街上的交通,打一檔,再次確認周遭環境,調整好後照鏡,然後向前開。這是我剛坐上車的前30秒,需要上述所有提到的能力。但隨著失智症逐漸惡化,這些小事也會變得非常困難。

能不能開車,誰說了算?

假如你被診斷出失智症(而且住在英國),你必須通知監理站。身為家庭醫生,我們判斷是否還適合開車的標準就是由監理站所制定。對於我們是否可以在英國開車,監理站有最終決定權(按:臺灣目前僅針對75歲以上駕駛人實施駕駛執照管理,除「體格檢查」合格外,還需通過「認知功能測驗」或檢附「未患中度以上失智症證明」才得以換發3年有效駕照)。

如果失智症狀況較輕微,或是輕度認知障礙(MCI),通常不會對開車有太大的影響,因此不需要通知監理站。別忘了,輕度認知障礙通常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多的影響。我在診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我開車安全嗎?」這個問題光是坐在電腦前面很難回答,而我也得承認,我自己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駕駛。

監理站的標準能幫助我們決定面對健康問題時,何時該停止開車。或許可以透過一些因子判定某人是否無法開車,例如方向感混亂。假如他們連走路到診所都會迷路,或許就不該開車。如果無法好好操縱車子這種巨大又移動快速的金屬,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短期記憶衰退、思考和判斷力受損,也會讓我們質疑某人的駕駛能力。而明確的失智症確診,就意味著該停止開車,認知障礙、短期記憶障礙、缺乏思考判斷能力、失去方向感等,也都代表患者已經沒有駕駛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我妻子的車幾乎可以自動駕駛。你只需要按幾個鍵,車子基本上就會跟著前面的車,改變速度,沿著車道行駛,甚至還可以對話。當我還是小孩時,有個節目裡有輛會說話的汽車,對年幼的我來說簡直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而我妻子的車現在就能做到。

失智並非正常老化!醫生沒告訴你的事,診斷依據?能治療嗎?怎麼照護?

本文摘自《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診斷依據?能治療嗎?怎麼照護?簽法律文件有效力嗎……英國權威家庭醫生的第一手研究報告。
【本文由大是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正確的洗手方法 不管是對付流感病毒、腸病毒,還是各式各樣的細菌感染,有一個方法是絕對不可少,那就是「勤洗手」。 洗手的重要性,相信每個人都很清楚,但是如何正確的洗手,很多人卻不知道。洗手方法如果不正確,細菌病毒都死不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所以平常演講的時候,我不只勸大家勤洗手,還要教大家如何「正確...

閱讀詳情 »

眼睛比胃還餓!「眼飢餓」讓你吃太多,「少吃一點」可以這麼做……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我們的胃、細胞,我們的心甚至意志,全都可以把所謂「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但仁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身體哪個部分餓了?探討「九種飢餓」,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

閱讀詳情 »

「手拿食物」會更好吃? 滿足「觸覺飢餓」,讓你擺脫暴飲暴食的罪惡感 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我們的胃、細胞,我們的心甚至意志,全都可以把所謂「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但仁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身體哪個部分餓了?探討「九種飢餓」,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哪種飢餓在召喚我們,進而...

閱讀詳情 »

高溫酷夏,上下班途中走路,一下就滿身大汗,身體散發的異味發嗆,連自己聞到也受不了,對於許多人來說,汗臭味、體臭味有如大災難,事實上這也成為部分伴侶分手的原因,因為即使什麼都合得來,就是無法忍受對方腋下之臭。 根據1項網路分手原因調查,前幾名多為,個性不合或是家人不喜歡,其中1名就是「身上異味」,1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