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居家醫療 結合社區全方位照護

失智居家醫療 結合社區全方位照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87歲李奶奶在精神疾患女兒被強制就醫後,一人獨居,近半年來已嚴重短期記憶退化,多次煮飯忘記熄火導致冒煙,其友人見機多次拐騙老奶奶至銀行提款取財;一位101歲葉爺爺,平日生活打理皆可自理,2月時曾拿一大疊存摺來里辦公處表示有人要害他,請里長幫忙;另一位90歲劉奶奶,總覺得媳婦對她不好,情緒波動很大。這三位獨居長輩在其居住地的里長轉介下,結合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先後透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居家醫療服務,進行到家失智個案初篩,發現皆有失智症,於是隨即安排就醫治療。

失智人口飆升 半數以上未確診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明顯增加,依據衛福部100年至102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全國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8%,推估106年底失智症人口將超過27萬,未來四十年更可能突破85萬人。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結果估算,106年底臺北市65歲以上失智人口超過3萬5千多人,其中僅有不到1/3的個案有確診且獲取身心障礙證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劉建良醫師表示,民眾對於失智症仍未十分友善,甚至羞於就診檢查,造成病情延誤,導致發展至中度或重度失智症,才進行治療,因而增加社會成本;尤其失智症病人回到社區及居家,更需要全方位的跨團隊照護。

醫院結合社區 失智症友善生活

有鑑於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自105年起推動居家醫療訪視,醫師偕同各類專業醫療人員走入社區,協助疑似失智患者確診、治療,提供各項資源轉介,真正協助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延緩衰退。此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積極與藥局、診所、里辦公處、公部門、組織、商家、教會等機構結盟,提升社區失智症之友善服務、衛教諮詢及專業轉介,並與結盟機關合作備忘錄,確立實質服務流程,包括失智症衛教資訊提供、個案走失通報、協助疑似個案轉介、友善服務,以提供失智症者友善、安心、安全的生活空間。

劉建良醫師提到,某次居家醫療訪視結束要離開時,劉奶奶突然開口:「謝謝你們來看我。今天有很多人來看我,但只要你們離開,門一關起來,我就忘了誰來看過我。」雖然病人會忘記我們,但提早診斷,建構友善失智社區,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更是努力的目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60多歲的劉媽媽在退休前忙於工作、家庭,雖然經常收到衛生所乳房攝影篩檢通知單,但從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就不當一回事,直到前年退休後,才有空參加癌症篩檢,沒想到攝影結果異常,切片確診為第二期乳癌。 乳癌篩檢是國民健康署成人癌篩檢項目之1,目前對象為45歲以上、未滿70歲的女性,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雙手邊拍邊走當作運動,70歲的曾先生,罹患血管型失智症10年,堅持每天早上5、6點起床運動,運動完還幫愛妻買早餐回家,每週與妻子到大賣場逛街,腦袋、肢體都動一動,多年夫妻愛情保持甜蜜,也避免失智症狀惡化。曾太太表示,先生熱愛運動,除了睡覺以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活動,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現代社會經濟負擔大,生養成本高昂,晚婚晚育的普遍現象,加劇台灣少子化狀況。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只有八萬五千名新生寶寶,比去年同期少4000人,估計今年總出生數恐難突破17萬人。卵子優不優 卵泡發育有影響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醫師解釋,較晚才開始生育的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精準醫療應該要用於預防醫學,你該吃什麼,該避免什麼,基因都可以告訴你。」台灣抗衰老醫療權威、知名抗衰老醫療集團院長王桂良日前在記者會上指出,隨台灣民眾壽命越來越長,既有醫療資源會更加不足,他心目中的「未來醫院」醫師不看病,而是注重預防醫學,「會充滿歡樂,並與個人基因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