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無藥醫? WHO建議做這幾件事能降低患病風險

失智無藥醫? WHO建議做這幾件事能降低患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降低國人失智症盛行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聯手研發「活出健康-生活再造實作班」,第一梯次計有15位年紀從64歲至80歲對健康生活問題改善之行動計畫有興趣的民眾參與,課程前後進行國際上認證的智能測驗(MoCA) ,全體學員的平均分數從24.5分進步到26.6分,73%的學員得分均有增加,有1位學員更是增加了7分,2位學員增加5分,1位學員增加4分,證明此課程具有促進大腦認知功能進步,降低失智症風險之功效。

失智趨勢升高 降低患病因子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說明:根據研究預估,全台目前已超過28萬失智症患者,而且每年以1萬人的速度增加。面對無藥可醫的失智症,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告認知功能下降與失智風險降低準則:強推薦身體活動、戒菸、地中海式飲食、高血壓與糖尿病管理,有條件推薦認知訓練、社交活動、體重管理等。

我國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明確指出,要降低失智症風險,首要降低可改變的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包含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體能活動不足、吸菸、飲酒過量等。

從全人角度出發 整合台灣本土化

蘇天財文教基金會主任秘書蘇姵綺職能治療師表示:美國南加州大學(USC)執行的健康老人研究(Well Elderly Study),採取嚴謹的隨機分派臨床試驗方法,招募360位居住在社區、60-89歲能夠獨立生活的老人(平均年齡74.4歲,65%是女性,73%為獨居長者,27%自認有生活困擾),以生活型態再設計介入組與控制組的比較,經過每週2個小時的團體以及每月1個小時的居家訪視,為期九個月後,效果良好,生活品質量表 (SF-36)的8個構面中有5個構面有進步,其他3個構面退化的速度比控制組還慢,同時,以此計算前後測的換算出相當具成本效益,相當激勵人心!

鼓勵學員動腦 維持自我覺察

每個人的生活型態議題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透過課程的核心方法中找到了屬於自己努力的方向。學員劉阿姨年紀70出頭,對自己的健康很關心,每次團體總是紀錄詳細,針對當次討論內容提出自己需要改進的部分,化為接下來一周的行動計畫,並於每次上課與同儕分享,他總是笑瞇瞇的說,一周中我最期待的就是星期二的課程,一定用心打扮,下一期我還要繼續上!

另一位學員楊阿姨則表示,自從老師在運動那一節課討論要有什麼體適能內容以後,我每天都深蹲,現在走起路來更輕盈了;有學員則是發現自己吃的蔬菜太少,決定每天多補充自己打的蔬果汁,作為一天的開始,成為良好的習慣。

【延伸閱讀】

「少顆藥,沒差吧?」這想法讓他吃足苦頭…

首戰即決戰的軟組織腫瘤:小心看待你身上的腫塊

年關將近,忙到焦頭爛額 小心免疫力低下,皮蛇趁虛而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在追求健康美的瘦身計劃上,運動不可或缺的一環。以下乃關於運動的效果,或節食中的運動方法等概述。   一、最好能持續運動20分鐘以上(o) 運動時,最初被利用做為能量源的是貯存在血液或肌肉中的多醣。脂肪開始被消耗是約在十分鐘以後。因此,如果期待燃燒妳的脂肪,則一定要連續運動20分鐘以上。再者...

閱讀詳情 »

有效健身運動具有燃燒身體脂肪的效果,但是呢,如果妳是很懶得運動的人,又不喜歡那種運動後溼濕黏黏的感覺,那....那要怎麼辦呢咧?別擔心,妳可以先從輕鬆易做的運動開始訓練起,給自己訂立一個目標,一天30分鐘的散步如何? 其實啊,諸如散步、慢跑等運動,給膝蓋、腰部、心臟帶來的負擔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閱讀詳情 »

疲勞是有機體的生理過程,無法維持在一定水準上運作,各器官也不能保持固定的工作能力,其結果是造成作業能力下降的現象。 發生疲勞的原因有能源物質的耗盡、代謝產物在肌肉內堆積、氧氣不足、身體內部環境穩定性失調或破壞、體力或腦力的疲勞等不同的解釋。疲勞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包括有: 一、神經疲勞:又稱...

閱讀詳情 »

    運動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所以,每天運動30分鐘就能夠讓妳全身的細胞活起來喔!不過,前題是妳必須天天運動30分鐘,相信身體健康不是問題。 *運動好處說明 1、降低血壓、預防心臟病 2、強化手臂、下腹肌肉、腳,增強耐力,雕塑身材 3、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降低心血管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