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老人忘醫囑 重複就醫成問題

失智老人忘醫囑 重複就醫成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九十歲老翁因雙眼間歇性刺痛,於一個月內反覆數次來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門診及急診求診。經由詳細的眼科檢查,雙眼角膜均有大範圍的上皮缺損,懷疑是藥物引發之神經失養性角膜潰瘍。

失智症不規律用藥 治療不如預期

經詳細了解其病史及家庭狀況,老翁因罹患失智症,每當雙眼疼痛難耐的時候就自行搭計程車掛急診,且因其無法按照醫囑自行點藥,更有甚者,會因過於頻繁使用眼藥水而導致更嚴重的角膜糜爛。本院在收治病患住院規律點藥之後,其臨床症狀及角膜潰瘍均有明顯進步。

許多眼疾可導致高齡人口視力退化,在眼科仔細檢查下均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然而當治療不如預期,抑或是少見的臨床表現時,醫師都需要有更全面的考量,來達到病人最佳福祉,此病例即為示範。

老人不按時服藥 社工介入支援

依照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臺灣目前有15萬失智人口,65歲以上的長輩有3~4%是失智症患者,而假若統計85歲以上的長者,失智症患者的比例就高達1/5。若社工能積極介入,除了尋求家庭的支持之外,社會局及許多民間團體亦能提供相當多的資源協助。

這些老年人有許多共病症,縱使長期在醫療院所就診並給予處方治療,往往因藥物順從性不佳,無法達到預期醫療效果,不只會導致過度就診醫療浪費的問題,病人本身也會因病程受到許多身體上的折磨。

服務失智症老人 整合醫療趨勢

失智症病人的治療相較於一般病人更顯複雜,病人對藥物的順從性、衛生狀況以及家庭社會的支持,往往決定了病人的預後以及生活品質,整合照顧服務是為未來台灣高齡社會的另一個趨勢。

北市聯醫除了一般的醫療服務,也另與臺北市政府合作,首創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石頭湯計畫,以及社區整合照顧服務,藉由居家訪視這些老年病患,可以更精確了解到這些長者實際生活方面的需求,達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5歲李先生,大約半年前開始,左側手部常出現不自覺顫抖,左手也常感到吃力,行動上不僅左側肢體感到僵硬,走路還出現拖著小碎步。就醫診斷證實罹患巴金森氏症,但在用藥治療後,情況仍不見好轉。進一步就醫才發現,原來李先生腸胃不好,再加上常愛吃肉,以致服用藥物無法吸收,經由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有行動不便、須長期臥床或久坐輪椅的人嗎?醫師提醒,失能者在夏季時若長褥瘡,往往較嚴重,若不在褥瘡生成初期就積極處理治療,「不用兩個禮拜就可能會造成皮膚組織壞死。」振興醫院整形外科陳綱華醫師表示,褥瘡是長期肢體活動不良的患者、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有糖尿病或皮膚脆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夏日炎炎,蚊蟲大肆盛行,被叮咬的狀況特別多,皮膚往往會出現紅腫癢的情形;藥劑師提醒,一旦出現被蚊蟲叮咬時,切勿搔抓,以免皮膚發炎反應更加嚴重,可先沖冷水局部冷敷,能暫時止癢,若是使用止癢消炎藥膏症狀都無法緩解,最好是就醫診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藥師陳麗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基因體中心研發「客製化粒線體」治療技術,可望有助於治療癌症,並使細胞回春。彰基副院長劉青山醫師表示,由於粒線體是身體細胞的能量工廠,如同細胞發電機,一旦生病就會無法提供足夠能量,包括罕見性遺傳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脂都與粒線體相關。目前該中心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