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業率創近7年新高! 找不到工作好憂鬱? 專家提點4建議

失業率創近7年新高! 找不到工作好憂鬱? 專家提點4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1年失業率為3.95%,近7年新高,在求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事件,如待業持續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狀態。根據一項2012年《管理學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指出,剛開始找工作時,求職者幸福感穩定提升,但當超過10至12週仍未找到工作,就會有明顯沮喪等負面情緒。

求職者4點建議 增加就業機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提出四點建議給求職者:首先,將找工作當作全職工作來執行,盡量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及健康的習慣,像是三餐定時及保持規律運動;其次,避免整天上網,宅在家避不出門,與親友間保持聯繫;再者,也可找一些有助於提升求職機會和工作能力的事情,例如:選修提高工作能力的課程或考取些專業執照,從事與自己專長有關的志工服務,增加工作的履歷經驗。

最後林家興教授也提醒,可善用地方政府設置的就業服務中心,或原畢業學校的生涯就業輔導中心,尋求生涯諮商或就業輔導,幫助自己增加找到工作的機會。

減少求職憂鬱 3正念方法要學會

求職是一個孤獨、不可預測的過程,它沒有規則、沒有保證、沒有督導,具風險,需要高度自我規劃性,甚至找工作的頻率和方式。從上述研究發現當求職時間拉長,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尚未找到工作前,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提供三種減少求職憂鬱的正念方法:

一、優化睡眠模式,盡量養成早睡早起,避免睡眠的不規律性,讓自己每天起床時賦予一個任務。

二、注意飲食習慣及做調整,晚上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會給第二天早上的情緒和身體帶來壓力,容易升高負面思考模式。

三、飲酒量監測,大量飲酒或許會讓人在飲酒後的時刻感覺良好,但它會破壞早起、做出健康選擇及專注於找工作的能力。

【延伸閱讀】

縫隙中也能燦爛綻放 別低估你的生命力

上班了!頭痛又胸悶 營養師教你遠離「開工症候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炎炎夏日已至,近來醫院門診紛紛出現尋求解決汗臭、體味困擾的民眾。其中多汗症常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的困擾,影響正常社交及工作。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醫師指出以非侵入性方式的「微波熱能腋下除汗術」用微波能量破壞汗腺,安全有效,成為多汗症病人的指定選擇。原發性多汗症是家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兒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造成兒童後天心臟病首要原因,目前公認治療急性川崎病唯一有效藥物,就是大劑量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IVIG)。但有15%的病童因體質特異,退燒效果不佳,而併發冠狀動脈瘤。日前台灣研發出IP-10生物標記具有敏感度與特異性高...

閱讀詳情 »

  (翻攝自wanhuajing,下同) 人們常說,「血管年輕人不老」,只要你肯花時間、精力,好好保養自己的血管,讓血管健康不是夢。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印像中,如果出現腿腳麻木、發冷、疼痛、行走不便等,是因為缺鈣或骨質增生,只要多補鈣就能解。 其實臨床觀察發現,很多「腿痛」的中老年人並沒有...

閱讀詳情 »

★家事全面刺激「腦區」的神奇效用 ◎多做家事,訓練全方位管理能力 很多人都聽過「做家事有助於活化大腦」這個說法。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煮飯、打掃、洗衣、管理家計、和鄰里交流等,除了身體勞動之外也需要時常動腦。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安排好每一件該做的事,發生突發事件時也能臨機應變,所以說女性在面對這些生活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