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眠免吞藥 改掉壞習慣讓你一夜好眠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睡眠醫學會最近發表最新睡眠調查,發現近兩成台灣人有失眠困擾;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強調,治失眠最好少靠藥物,因為藥物雖然一開始覺得有效,但吃多了會有耐受性,會愈來愈無效。

陳濘宏主任建議,失眠如果從認知行為改善,如白天多運動、少睡、不在床上看電視、看手機、平板電腦,雖然一開始感覺沒什麼效果,卻會愈來愈有效,即所謂「黃金交叉」效果。

失眠的定義是「30分鐘內無法入睡」、「比預定時間早醒」和「半夜醒來30分鐘後仍無法入睡」這三種情形其中一項,一周發生三天以上,連續一個月以上,才稱得上有失眠困擾;陳濘宏指出,還必須有因為這三種情形,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影響隔天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失眠困擾。

實際上,人類的睡眠須靠褪黑激素驅動;陳濘宏指出,黑暗環境有助大腦分泌褪黑激素,分泌半小時後,就會有睡意,但年過30歲,若在分泌褪黑激素時不睡,睡覺時間不固定,分泌機制要一周才能調整過來,就更不容易入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聊天、打牌、追劇無可厚非,常常見到了太陽才趕緊睡覺,不僅傷身,加速皮膚老化、產生黑眼圈,身體也跟著疲憊不已。然而,到了開工時,精神卻還在放假,整天恍恍惚惚的,其實,除了睡眠的調整及補充之外,一些營養素的補充攝取,亦可降低熬夜的疲勞,進而促進睡眠品質,有助於元氣的恢復:1、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截至2月11日疾管局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4萬例、死亡人數1,018例,且依照目前疫情趨勢,似乎仍未有平緩跡象。對抗病毒的來襲,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居家防疫、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生活作息...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全球疫情大流行一觸即發,而台灣在前兩個月的防疫表現可圈可點。面對中國大陸開工的時機,台灣的疫情將是上升或下降,關鍵在往來兩岸的台商。詹認為需要擬定並啟動「台商防疫計畫」。他參考美國CDC指引,向台商提出上中下三策建言。   台灣大學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的蕭先生因罹患心房顫動,長期因為快且不規則的心跳反覆求診,在就醫進行心導管電氣灼燒手術後,回復正常心跳並持續服用抗凝血劑治療。某日,卻突然覺得左手及左腳無力,並伴隨言語不順,立刻回診檢查,結果發現有腦梗塞的現象,進而接受左心房封堵器置放手術,將容易產生血栓根源的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