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發現!「免疫治療」皮膚起副作用 抗癌成效更好

新發現!「免疫治療」皮膚起副作用 抗癌成效更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位50多歲女性黑色素細胞癌病患,接受免疫治療後出現皮膚副作用,不但起紅疹還嚴重搔癢,每天癢到她無法睡覺,連先生的睡眠也大受影響。她跟醫師說,「我好痛苦!快把我逼瘋了!」不過長庚醫院最近完成一項研究發現,出現皮膚副作用與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療效相關,可讓這些患者對治療重拾信心!這項研究成果並已發表在2019年10月的頂尖癌症領域期刊—美國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

免疫治療起皮膚副作用 存活期更長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吳吉妮醫師表示,長庚皮膚科研究團隊與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跨國合作,針對1,983位接受免疫制劑治療的癌症患者研究發現,皮膚副作用與癌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相關。接受免疫治療後,發生皮膚副作用的癌症患者,整體存活期比未發生皮膚副作用的患者,壽命延長42個月。

皮膚搔癢、紅色斑丘疹 癌症免疫治療副作用

吳吉妮醫師指出,免疫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趨勢,但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可能影響病患的皮膚、肝臟、腎臟或內分泌系統等全身各部位。而皮膚副作用是癌症免疫治療所引發的副作用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3成,比其他器官系統的副作用更早發生。

尤其是接受合併兩種免疫制劑治療的患者,其皮膚副作用的發生率,更高達7成,其中嚴重的皮膚副作用約佔1-2成。這些皮膚副作用中,又以搔癢症和紅色斑丘疹最常見,約各佔三成。其他還包括乾癬樣、濕疹樣、苔蘚樣皮膚炎等。

醫師:治療皮膚副作用 不影響免疫治療效果

吳吉妮醫師表示,目前針對癌症免疫治療引發的皮膚副作用,醫師大都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或系統性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研究發現使用特定的生物製劑也有很好的療效。

治療皮膚副作用並不會影響免疫治療的效果,所以病患千萬不要拒絕治療,不需要忍耐搔癢、起紅疹等副作用所帶來的痛苦,應該安心接受治療,才不會影響情緒及降低生活品質。

吳吉妮醫師希望藉此安慰接受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的癌症病患,不要因為一時的不適而喪志,研究證實免疫治療出現皮膚副作用,可能顯示臨床效果比較有效,並且大部分的皮膚副作用經過適當治療,可望在一兩個月內,就能有很好的改善。

【延伸閱讀】

顧健康認明「這個」! 專家親授癌症照護給你聽

血友病預防性治療 維持凝血因子濃度更長效!

糖友控糖遠遠不夠 醫:血壓、膽固醇也要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人體囤積太多膽固醇或從食物攝取過多膽固醇,就有可能造成血脂異常,導致高血脂,這時就必須仰賴降膽固醇藥,舒緩症狀;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藥師林維哲指出,尤其晚上是人體製造膽固醇最旺盛時期,若能晚上服用相關藥物,效果的確較佳。許多患者都會詢問降膽固醇藥應該何時服用較好;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於夏季是颱風旺季,對於登革熱的居家預防需特別留意;醫師建議,在家中應該裝設紗窗和紗門,若有不用的花瓶和容器應該倒放,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應該每周清洗一次,睡覺時則最好能掛上蚊帳,放置於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最好妥善清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年長的慢性精神病患對於照顧需求,與日俱增。因此,為了減輕家屬照顧負荷,協助慢性失能或年老精神病患維持生活品質,成大斗六分院因而成立精神護理之家,設立了包括急性病房、慢性病房、日間病房與社區復健的居家治療,提供完整的醫療照顧模式,預計於8月中旬正式提供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灣接連發生意外事件,造成多人傷亡,也讓很多罹難者家屬、救難人員等,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劉銘雄指出,創傷後壓力疾患恐會讓患者重複出現創傷畫面,甚至影響情緒,容易憂鬱、自責、失眠以及驚嚇等症狀。其實,若能透過心理急救的介入方式,就能有效疏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