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人必需收藏~3個中醫泡腳良方對症 神速治愈經痛!

女人必需收藏~3個中醫泡腳良方對症 神速治愈經痛!

女性養生:3個中醫泡腳良方對症神速治愈痛經

月經期女性經常會有痛經的困擾。對此,許多女性常常會選擇泡腳來解決疼痛感。但因為每個人的痛經原因不同,所以一般的泡腳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痛經分為三種類型:陽虛寒盛型、氣虧血虛型和氣滯血瘀型。

所有適齡女性皆可以採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調理身體。不過專家提醒,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中藥泡腳治痛經,對症下藥才有效。

1、陽虛寒盛型

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治應溫經散寒止痛。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引經藥鹹水。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乾薑、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2、氣虧血虛型

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有輕微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治宜補氣養血調經。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可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朮、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3、氣滯血瘀型

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治應調和氣血,化瘀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應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可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

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熏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出汗。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尤其是大腳趾。煎煮過的中藥可反複利用幾次。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且持續3個月。

相關推薦

記者李訢愷/新北市報導 春暖花開了,為讓長期住院的精神病友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及提升對時間的定向感,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在110年4月13日為全院約300名病友分三個梯次辦理春季烤肉活動。該院的職能治療師全程在旁協助及安全提醒,因應防疫期間的活動需求,亦要求工作人員與病友自備餐具,於烤肉進食之外的時間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電視劇《未來媽媽》引發熱烈話題,呈現女性從結婚到生子的內心糾結,尤其備孕的女性最擔心是否能夠成功受孕,各種準備像是調整健康生活型態,或是嘗試坊間各種生子妙方來幫助順利受孕,「不孕症」成為所有備孕婦女的夢魘。醫師分享,透過完整健檢可以找出可能降低受孕機率的身體問題,幫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睡到打出鼾聲不代表睡得越好,是否曾出現打呼聲突然中止?要注意可能是患了呼吸中止症,不但影響睡眠,嚴重者恐因氣道堵塞而吸不到空氣,導致窒息情況發生。個案31歲林先生職業是長途貨車司機,長期有頭暈、心悸、睡眠不足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就診判定為中度呼吸中止症。 林先生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見幼童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69是本國籍未滿5歲女童,長期居住印尼,是於3月28日與確診的案1036(印尼籍30多歲女性)同行來台,儘管入境採檢為陰性,為求慎重,再度進行隔離期滿採檢卻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