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人有個『不老穴』學會按摩天天按可以長保青春!按摩三陰可防治各種婦科病!

女人有個『不老穴』學會按摩天天按可以長保青春!按摩三陰可防治各種婦科病!

不老穴——三陰交

  按摩身上的穴位,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對女性來說,三陰交穴尤其重要,可以說是女人的“不老穴”。它是婦科病的“靈丹妙藥”,有人就把它稱為“女三里”。經常按揉此穴,能幫助女性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這三條陰經的交集穴,故而得名。它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即除拇指外其餘四個手指並起來的寬度)、脛骨後方凹陷處。

  常揉三陰交穴好處包括:補血養顏,緊緻肌肉。中醫學認為,脾主肌肉,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肌肉逐漸變得鬆弛,從而顯現出老態,常揉可健脾,從而減緩肌肉變鬆弛的進程,使女性保持健康的肌肉狀態。調理月經,改善皮膚。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交集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女人只要氣血足,月經不調等問題都會消失。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

按揉三陰交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坐姿端正,屈膝成直角,用手指分別按壓兩條腿三陰交穴,每次15分鐘以上。提示:如果感覺手指按揉比較累,可用經絡鎚敲打,或者用筷子頭按揉,也可達到相同效果。

  1. 按揉法,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壓對側三陰交,一壓一放為1次;或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揉三陰交,持續10分鐘。

  2. 叩擊法,一手握拳有節奏地叩擊對側三陰交穴,20次左右,交替進行。

  3. 摩擦法,手掌擦熱後摩擦三陰交穴,20次左右。此外臨睡前艾灸還有助眠的作用。有痛經的女性可在月經來前約一周開始,每天花個3-5分鐘按摩合谷和三陰交;每天刺激三陰交穴2-3次,每次持續2分鐘(產生酸脹感);月經快來或痛經發作時,將藥末2克置膠布上,敷貼在三陰交穴,隔天換藥1次。

按摩三陰交時間不同養生功效不同

11時:消疹、排毒祛濕

  人體皮膚之所以容易過敏,出現各種皮疹現象,多是由於體內濕氣、內毒素淤滯太多所致。三陰交是脾經上的一個穴位,而脾臟的主要功能就是把人體內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因此,三陰交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是治療皮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等各種皮膚病的首選穴位。每天11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對治療各種皮疹大有裨益。

11-13時:調節血壓

  三陰交還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每天11-13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對血壓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高血壓能降壓,低血壓能升壓)。

17-19時:防治婦科病、滋陰補肝腎

  人體子宮和卵巢功能的強弱,取決於其經絡系統的氣血旺衰和淤滯程度。每天下午17時到晚上19時,用力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具有促進子宮和卵巢血運暢通的功效,可防治各種婦科病。

  另外,現在不少女性由於生活壓力過大等原因,導致性冷淡,並因此影響夫妻感情。每天下午17時至晚上19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能起到滋陰補血、增強肝腎功能的作用。

21時:健脾、收緊皮膚、防止雙下巴

  夜生活過多、飲食無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可導致臉部肌肉過早鬆弛下垂,這是因為損傷了脾胃(脾臟主管肌肉)功能的緣故。可於每天晚上21時左右,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鐘,具有健脾、收緊臉部皮膚、防止雙下巴的功效。

21-23時:調經、祛痘、祛斑、去皺

  女人臉上長斑、長痘、皺紋增多等,多與月經不調有關。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彙的穴位。其中,脾臟能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臟能貯藏血液;腎主管藏精、生氣血。因此,每天晚上21時至23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鐘,具有調經、祛斑、祛痘、去皺等功效。

via

相關推薦

穿透力優於紅外線燈,藥理實驗證明療效 感冒、小兒發熱腹瀉、各種代謝病,「艾灸」有解 滑手機滑到眼花、頸椎病,久站導致足跟痛,頭痛、失眠、耳鳴,軀幹四肢的痠、痛,感冒、鼻塞、排便問題,乃至於各種代謝病、婦女病,78種西醫很難治好的文明病,都可以透過艾灸來緩解。本書全圖解,讓你找對穴位,在家就能自己動手...

閱讀詳情 »

阿茲海默症從1906年被發現,歷經百年之後仍無解,台大醫學教授曾文毅在神經細胞辨識上的突破性發展,讓深困其中的病患與家屬大感興奮。 【撰文:張殿文】 長期以來,在醫療領域的市場缺口中,阿茲海默症可說是最急迫的一個。因為阿茲海默症從1906年被發現,歷經百年之後仍然無解,而台大醫學教授曾文毅嘗試將核磁...

閱讀詳情 »

【撰文:張殿文】 年底,蘋果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來台參加台積電30週年紀念會,指出醫療生技將是蘋果未來十年大計,因感測元件的技術突破,讓Apple Watch成了智慧醫療先鋒。然而,這只是蘋果布局智慧醫療的一小部分,也僅是眾多跨足智慧醫療的科技巨頭其中一員。與其說智慧手錶是人工...

閱讀詳情 »

【撰文:張殿文】 台灣健保制度建立的資料庫,現今變成全民資產和全球競爭優勢,醫界及學者貢獻功不可沒,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謝邦昌指出,主要是把資料變成「大數據」平台,許多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治療方式都在其中。 謝邦昌指出,光是健保這20多年來有系統的記錄2千3百萬人的就診狀況,從生育、遺傳到肝病、糖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