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大生成績一路下滑 竟因思覺失調入侵 

女大生成績一路下滑 竟因思覺失調入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莉(化名)大一時成績優秀,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但不知道何時開始,變得沈默寡言、不再和朋友外出;上課常遲到,來了也都坐在最後面發呆。成績一路滑落,她也不知怎麼回事,且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覺得很難像以前一般專心,腦袋內常常很混亂,理解能力也變差了。

常有種不安全的感覺

小莉常常心不在焉,不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小莉並懷疑男朋友不老實,但舉不出確實的例證,只說有時候會聽到像男朋友在樓下跟女生說話的聲音,但她也不確定。小莉告訴朋友她常有種不安全的感覺,好像一切都變得不太真實。朋友建議小莉到身心科就醫,做進一步診治。

給予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

精神科醫師詳細瞭解小莉最近的困擾,研判小莉處於思覺失調的高風險階段。經由詳盡解釋此階段特性,降低小莉的不安,並給予短期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減少過多安排跟生活壓力。經過一段時間調養,小莉又回到原本開朗樣子了。

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0.5%

成大醫院精神部曾懷萱醫師說,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病,台灣的盛行率大約0.5%,最常在青春期晚期到成年早期發病,病程越久或越晚接受治療,患者的認知與社會功能的損害程度越顯著,預後也越差;反之,早期就醫治療,越有助於功能維持。

細究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前,往往會有一些不尋常經驗,如小莉所經歷莫名的憂鬱和焦慮、專注力差、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敏感多疑、思考混亂、人際互動變差、言談詞不達意,並有一些若有似無的異常知覺經驗,即模糊的幻聽、錯覺、部分現實感喪失等。

1/3會發展成思覺失調症

曾懷萱醫師指出,過去稱這樣的狀態為思覺失調症的前驅期,但比較合適說法是「精神病症的高風險狀態」。處在其中的人只有約1/3會真正發展成思覺失調症或相關疾患。但如有長期物質濫用、過去有重大創傷,或家族血親有精神病病史,都會增加發展成精神病症的機率。

及早發現並介入是關鍵

曾懷萱醫師強調,「及早發現」並「及早介入」,除了幫助個案提早建立對疾病的認識,及早讓個案瞭解精神狀態改變,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息息相關,並適當認知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能協助個案調整紊亂的腦內系統。最重要的,個案對自己的改變更能掌握,並增加尋求協助的意願,也能降低發展成思覺失調症或其他精神病症的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黑心食品連環爆,日前一名28歲許小姐,害怕用到黑心保養品,上網爬文發現豬皮的膠原蛋白豐富,具有美白、保濕效果,她隨即到市場買了一塊豬皮,清水洗乾淨後,用果汁機打成汁直接敷臉,結果臉部皮膚發炎紅腫,癢到前往皮膚科診治。收治患者的開業皮膚科醫師徐常捷表示,該女認為保養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入冬首波冷氣團下周即將報到,氣象局預估北部氣溫下探13度,不少民眾開始揪團吃麻辣鍋、薑母鴨;不過,牙科醫師提醒,若吃完發覺牙齦出現紅腫熱痛,甚至出血的症狀,可能是有牙周病,應盡快至牙科治療,而本身有牙周病者,最好少吃刺激性食物,以免引發急性牙齦炎。國人習慣冬天吃鍋取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年前,王木發被診斷罹患舌癌第4期,當時醫生告訴他,若不治療恐怕來日不多,他決定立即接受治療,住院半年內,切除了舌頭及大部分的淋巴結,拔了10多顆牙齒,又做了電療、化療等,回家後只能透過胃造口管子灌進,但市售管灌營養品費用昂貴,於是和老婆一起製作天然的管灌飲食,也造福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很多老人常會有記憶突然開始變差,漸漸的腳步也開始不穩,甚至伴隨有尿失禁的症狀,大部分在初期會被當成是老化的正常現象,或認為是失智症(例如阿茲海默症 ),但其實有可能是俗稱腦積水的「水腦症」;醫師提醒,水腦症若置之不理,症狀日漸嚴重, 不但會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甚至容易反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