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也能變春天? 藝術幫你轉換心情

冬天也能變春天? 藝術幫你轉換心情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睽違已久的著名喜劇演員金凱瑞在他的創作紀錄片「I Needed Color」中,陳述他在六年前感覺極度沮喪,猶如身置寒冬之中,當他知道需要色彩,於是透過繪畫,療癒破碎的心。透過創作,他頓悟這些作品所要告訴自己的事,也逐漸讓自己走出憂鬱的困擾。

使用媒材展現自我  走出憂鬱的陰霾

國內藝術家盛正德表示,自己也曾將接受藝術治療走出憂鬱。在藝術治療的情境中,創作目的不在獲得普遍認同,而是真實展現自我能得到理解與尊重。因此,任何人都不需要擔心是否有足夠的美術經驗和技巧,只要願意嘗試使用媒材,並隨心所欲地創作,就能展現個人的藝術天賦和內在世界。

民眾持續憂鬱 經評估可轉介藝術治療團體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諮商心理師郭慧珍解釋,當創作得到保護與尊重,內在情感就有機會獲得傾聽與理解。若民眾持續感受憂鬱、焦慮或憤怒等負向情緒困擾,以至於影響正常生活或人際關係,有意願自我調整,就可以透過精神科門診評估轉介,參與藝術治療團體。

調心創意空間  助憂鬱患者度過寒冬

郭慧珍說明,為讓更多人藉由藝術表達,抒發內在的情感,並在創作過程覺察和梳理感受與想法,進而調節情緒、轉變想法和改善行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將於11月推出「調心創意空間」藝術治療團體,幫助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的患者,度過猶如寒冬的心情,嶄露春天的嫩綠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現代人生得少,部分父母因工作關係,會將孩子交託給爺爺奶奶照顧,經濟寬裕的狀態下,多會滿足孩子的慾望,但是因為隔代教養或父母過度寵溺的情況,很容易將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媽寶」,讓溺愛成為毒藥;所以若不想養出媽寶,父母應該學會給孩子適度的挫折,以免孩子無法忍受挫折,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 許多人怕吃肉會使膽固醇含量高,但更擔心商業飼養下的肉品都有打生長激素,轉而吃素希望能遠離疾病,但有些素食經過烹調後,反而營養素都流失了,這樣的素食就不見得那麼好。 只攝取素食,還是會缺乏一些營養素,建議可以從保健食品中攝取維生素B12及鐵質。蛋白質則可從豆製品...

閱讀詳情 »

蔬果生長寄歲月,寄土地,寄自然;人亦同。以六十種蔬果道盡歲時轉換,天地人情焦桐越過生命低谷、重新品嚐自然真滋味經典之作 「只有蔬果才能表現季節的節奏感。」 自古以來,農民跟隨節氣,春耕夏耘,栽種不同的作物,依循風土,創造各種美食,所謂「歲時」,便是人們如何配合四季運行而行事,是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的體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腋下多汗的問題,因遺傳關係讓男女都有機會在夏日面臨大汗災,中午吃飯時間深深害怕走得太遠、曬得太久,讓腋下又有可能莫名出汗,回到辦公室成為臭男腥女,要談公事好尷尬,送份公文到老闆辦公室前更是得多撒幾滴香水才敢前往。無獨有偶的尷尬問題,都在你我身邊被貼上狐臭標籤,在醫學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